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配套练习全集(Word版,49份打包,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5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6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检测8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2-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专题检测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九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9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九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专题检测9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六 图文转换 6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六 图文转换 专题检测6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5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专题检测7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3-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10-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10-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2-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2-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2-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2-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12-5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 专题检测1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三 传记 13-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三 传记 13-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三 传记 13-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三 传记 专题检测1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14-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14-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四 新闻访谈 专题检测1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专题检测1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四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4-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四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4-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四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含修辞) 专题检测4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5-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5-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检测5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 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检测1 Word版含答案.doc

  专题检测(一)
  成语综合题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________,反对之声________。虽然延迟退休有益于减缓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潮流,但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和反对却是________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决策者深思。
  A.群情激奋 甚嚣尘上 始料未及
  B.群情鼎沸 甚嚣尘上 超乎想象
  C.群情鼎沸 此起彼伏 始料未及
  D.群情激奋 此起彼伏 超乎想象
  答案 C
  解析 群情激奋:众人的情绪激动振奋。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此处应用“群情鼎沸”。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忙于备战的状态。后比喻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去。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此处应用“此起彼伏”。始料未及:当初没有料想到。超乎想象:超出了想象,指事情的结果是没想到的。此处应用“始料未及”。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________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________,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________,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 心猿意马 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 心花意乱 弄巧成拙
  C.深文周纳 心猿意马 弄巧成拙
  D.深思熟虑 心花意乱 自欺欺人
  答案 D
  解析 深思熟虑:深入反复地思索。深文周纳: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此处应用“深思熟虑”。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心花意乱:内心喜悦兴奋,思绪杂乱不宁。此处应用“心花意乱”。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此处应用“自欺欺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节假日的各色同学聚会成为了人们怀念青春的方式,那些一诺千金的“富二代”却将聚会变成了炫富攀比的舞台。
  B.青岛“天价大虾”、三亚“天价扇贝”、哈尔滨“天
  ……
  第一板块 易混辨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岁末年初,河北唐山、邯郸分别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关停行动,拆设备、炸烟囱,强制拆除了一批已经列入淘汰名单的钢铁落后产能。
  B.当前,邯郸的新房市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价格波动,所谓的涨价也不过是“虚张声势”。
  C.近年来,美国偃旗息鼓要重返制造业,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中国则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的背后意图是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D.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鱼龙混杂。
  E.在巴基斯坦军队杀死最后一名躲在红色清真寺的伊斯兰武装人员之后,军队周四在毁坏烧焦的废墟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是他们对有多少平民死亡这个问题闪烁其词。
  答案 CD
  解析 A项,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B项,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C项,偃旗息鼓:原意指放倒军旗,停止击鼓,做出不准备战斗的假象,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和攻击。使用错误。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使用错误。E项,闪烁其词: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苹果CEO库克与员工一起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加州圣地亚哥桑蒂小学的翻修活动,身体力行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B.淳化、长武等苹果基地县的县长正式公布“县长卖苹果”微店,他们身先士卒地搞电商,给具体分管和负责电商开发工作的人员带来了压力。
  C.新生代歌后柳妍熙,再度投身公益类微电影《假如可以》的拍摄。她此次加盟拍戏也是以身作则,号召社会公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D.那时的我们还很小,那时的乡村离城市还很远,所以在他栩栩如生地描述下,我们每个孩子都对城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E.优秀的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必须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答案 DE
  解析 A项,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B项,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C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D项,“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本题用“绘声绘色”合适。E项,绘声绘色:描写、叙事生动逼真,本题用“惟妙惟肖”合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战国末期,秦王占据关中,依靠精兵良将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高屋建瓴,席卷天下,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灭亡六国的宏图霸业。
  B.早在20世纪50年代,建筑家梁思成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完整保留老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可惜经历大拆大建运动的北京城如今已失去了古城的韵味。
  C.这个建筑设计事务所设在新世纪广场的顶层,在这里居高临下,员工们可以看到整个南京城的风景,视野格外开阔。
  D.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目不转睛,苦苦
  ……
  第一板块 近义实词辨析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_______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________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 绚丽多彩 顽固 框定
  B.滋养 绚丽多彩 稳固 锁定
  C.滋润 多姿多彩 稳固 框定
  D.滋养 多姿多彩 顽固 锁定
  答案 D
  解析 滋润: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含水分多,不干燥;舒服。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滋养”比“滋润”更突出供给养分以促使其生长的意思。绚丽多彩:指灿烂美丽,色彩丰富。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绚丽多彩:单纯指颜色,而“多姿多彩”多了“姿(形态)”的意思,形容“风格”更合适。顽固:本多用作贬义词,指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稳固:指安稳而巩固。“顽固”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指家乡的味道给人的印象很深,更能表现“故乡的味道”挥之不去,更有表现力。框定:指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锁定:是使固定不动的意思。本句强调异地和故乡的联系,用“锁定”更能表现这种牢不可破的联系。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目前的文学创作不可谓不繁荣,但厚重的、________时代精神的作品还不多,描写普通大众的作品偏少。
  ②正是由于水源的________,人类才开始考虑如何来使相对________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③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________,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费下去。
  A.引领 稀缺/短缺 误解/始终
  B.引导 短缺/稀缺 曲解/始终
  C.引领 短缺/稀缺 误解/一直
  D.引导 短缺/稀缺 曲解/一直
  答案 C
  解析 引领:引导,带领;引导:带领,指引。①句陈述的对象是“时代精神”,应用“引领”。短缺
  ……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 (1)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2)本题重点考查诗歌的景物形象。第二联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呼应诗歌标题“对雪”,暗示诗人独坐室内,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解答本题,需要先从借景抒情角度分析,再分析本联内容与标题的关系。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文后各题。
  浣溪沙
  朱敦儒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
  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