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20字。
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选自《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指南录》,文天祥诗集。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军进逼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赴元营谈判,被扣押,后乘隙逃归。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这篇为“后序”。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二。
创作背景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今北京),并不断南侵。当时南宋王朝的奸相贾似道只顾追求欢乐,不问边事,国势岌岌可危。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元将伯颜大举伐宋,前锋直达鄂州(今湖北武昌),朝廷闻报,惊恐万状,乃下诏勤王。次年(宋恭宗德祐元年),贾似道迫不得已,亲自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军大战于池州(今安徽贵池),结果大败,伯颜进占建康(今江苏南京)。至德祐二年(1276)初,又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本文开头说的“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就是上述形势说的。
关于文天祥起兵勤王,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勤王诏至赣(今江西赣州),天祥捧之涕泣,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山蛮,得万人,遂入卫。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损抑,以家赀为军费。……闻者为之感动。”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曾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等职。元年东下后,组织义军抗元。德祐二年任右丞相。瑞宗景炎三年(1278)被俘不屈,囚系大都。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被害。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指南录后序[1]
德祐二年正月十九日[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3]。时北兵已迫修门外[4],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5],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6],北邀当国者相见[7],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8]。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