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5  拿 来 主 义<br>
山东无棣一中  王炳国<br>
学习目标<br>
1、领悟议论文章语言的严密性,揣摩语言的讽刺意味。 <br>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br>
重点难点<br>
1、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br>
2、掌握文中比喻的含义。<br>
案例剖析<br>
【问题】“所以我们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br>
【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过渡和转接的作用。这一段既是对前面部分的小结,指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自己来拿”;这一段又是下面部分的引子,告诉读者,文章的重点将转入论述“拿来主义”。此句在文中独立成段,将前后两个部分有机地联成一体,可以看了作者写作思路的严密以及结构文章的高超艺术。<br>
[学法指导]<br>
1、略读文章,了解作者观点。<br>
2、讨论分析,学习论证方法。<br>
3、从文中挑选含义丰富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看法,在班内交流。<br>
[巩固发展]<br>
1.给加黑字注音。<br>
自诩(   )      国粹(   )      蹩进(   )    孱头(   )   残羹(   )<br>
冷炙(   )     宁谧(   )   颀长(   )<br>
2、用下面的形近字组词。<br>
(1)栩 诩  (2)炙 灸  (3)粹 瘁  (4)吝 紊  (5)髓 随  (6)慕 暮<br>
3、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br>
(一)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br>
答:                                                                  <br>
(二)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br>
答:                                                                  <br>
4、解释下列词语。<br>
(1)礼尚往来: <br>
(2)残羹冷炙: <br>
(3)大相径庭: <br>
(4)不遗余力: <br>
5、对文中“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应怎样理解?<br>
答:                                                                        <br>
★仔细阅读课文3-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br>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