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Word版含解析5份
  (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1课+考纲解读-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2课+典型例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3课+解题锦囊-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4课+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第05课+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解答这类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①准确判断,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做出客观周全的判断,即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主次颠倒,更不能主观臆断。
  ②独立思考。参照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及生活积累,形成有个性色彩的评价,但不能离开个人的情感与感知。
  ③尊重公德,尊重事实。评价允许有个性色彩,但绝不是单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随意褒贬,必须充分认知文本内容,并以尊重公德和事实为前提。
  ④拓展思路,追求深刻。可以联系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知人论世的思想方法,结合文本的观点倾向、社会现实或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现实主义的动态评价,才能更有深度。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赢得高收视高关注诗和远方唤你去读书
  文/莫斯其格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近来圈粉无数的16岁高中生武亦妹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战胜擂主彭敏获得年度总冠军。
  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
  “繁华落幕,速去读书!”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读书的兴趣。“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
  ……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指作者的观点和作品所涉及的主要人物的观点或表现出来的感情倾向。阅读时要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指出其中支持他们观点的相应的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对于“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这个考点来说,对文本“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评价,都必须做到:一要尊重文本事实;二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的解读要有一定深度。
  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要领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新闻材料中报道者所表达出来的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和思想倾向。   
  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隐含在所运用的材料、所做的分析中。因而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角度、筛选出作者的分析议论(特别是观点句、结论句),是分析评价的前提。
  2.具体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新闻事实,避免离开事实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3.客观评价。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意图,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例一:(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