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00字。
广州市2006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该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8分)
一、  (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干燥    躁动    词藻    名声大噪
    B.荟萃    憔悴    精粹    鞠躬尽瘁
    C.笨拙    茁壮    咄咄    相形见绌
    D.僵持    侍奉    寺院    有恃无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蔽帚自珍  寥落    冠冕堂皇  缀学
    B.游目聘怀  气慨    众口铄金  口碑
    C.自惭形秽  潦倒    声明狼藉  溯风
D.闲情逸致  木讷    视若草芥  侥幸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玛蒂尔德      地把请柬丢在桌上,咕哝着:“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
    ②“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远远地站着别动,免得      我的事情。”罗密欧说。
    ③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啊,       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A.懊恼  妨碍  可是             B.懊悔  妨害  可是
    C.懊恼  妨害  于是             D.懊悔  妨碍  于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家先别争了,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去现场看看,谁是谁非,不就清楚了吗?
    B.神州六号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咬文嚼字,表面只是斟酌文字分量,实际是调整思想和情感,非锱铢必较不可。
    D.维纳斯的雕像表情自然大方,不卑不亢,充满内心的喜悦而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透过李甲的言行,使杜十娘彻底认清了他的虚伪和冷酷无情,最后毅然抱着百宝箱投江自尽。
    B.不仅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C.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D.看着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的凶猛的气势、敏捷的动作,没有谁不相信他已是个七十六岁的老头。
6.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      ①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②      ,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A.①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②这形象,这冒险
    B.①前者无人过问,后者则不断发展    ②这冒险,这形象
    C.①后者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②这冒险,这形象
D.①前者无人过问,后者则不断发展    ②这形象,这冒险
二、(1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8题.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有段论画面空间的话:“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让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例如“趟马”这个动作,优秀的演员可以使人看出有一匹马在跑,同时又能叫人觉得是人骑啊马上,是在什么情境下骑着的。“实景清而空景现”,就是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境,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