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70字。

湖南省湘潭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你把下面的诗句抄写在田字格里,用你最拿手的字体,发挥你最好的水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默写填空。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③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④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填写)
  ⑥《〈孟子〉二章》中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的句子是“ ,
  ”。
  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用词中原句填空)
  ⑧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细密”“轻盈”特点的句子是“ , ,像细丝”。
  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⑩ ,匹夫有责。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一项是完全正确的,你看出来了吗?( )
  A.差使(chāi) 烫熨(yùn) 忍俊不禁(jìn)
  B.亵玩(xiè) 坚韧(yìn) 拈轻怕重(niān)
  C.怂恿(sǒng) 龟裂(jūn) 坦荡如砥(dǐ)
  D.冰雹(pào) 阔绰(chuò) 揆情度理(kuí)
  4.下列词语的书写,只有一项没有错别字,你觉得应该是哪一项( )
  A.派谴 书塾 天翻地复
  B.抖数 安祥 相形见绌
  C.充沛 慷慨 自出新裁
  D.诓骗 无聊 不屑置辩
  5.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减损福寿,是表示承受不起的客套话)
  B.今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决不只是编创人员的妙手偶得,它更是艺术家们汗水的结晶。(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了)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D.别哭丧着脸,大丈夫能屈能伸,这点委屈算什么!(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
  6.学校将要举行一次普通话比赛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观点鲜明。(不超过20字)
 
  7.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赴大陆访问。作为他的湘潭老乡,你对他的这次大陆之行有何评价?(不少于30字,不超过60字)
 
  二、阅读与理解
  (一)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③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④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⑤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⑥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⑦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声匿迹。⑧到处 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⑨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8.依据文意和注音,第1自然段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是。
  xiāo( )声匿迹 chéng( )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