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30字。
一周回顾及检测(10月22—28日)
一、一周回顾
本周复习了古诗鉴赏考点三、四:古诗的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
古诗的艺术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构思)四大部分。
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等。讲究方法:多种感官结合,如常见的视听结合,从味觉、触觉入手等。讲究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艺术技巧题题干用语一般包括题型、范围(区间)、角度、数量、步骤等方面的要求。审题,就是要审清这些要求。
答题步骤中,简单型只要答出该技巧名称即可。完整型分“三步”走,其中第二、三步要注意:分析该技巧一般要说三个要点,如答“借景抒情”,则包括何景、何情、景与情的关系;对比则要答出谁与谁对比,在哪方面(点)上对比等。点明表达效果时应答出两个要点:一是该技巧本身的效果,二是该技巧在文中的效果(重点)。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要诀:抓、品显隐性“情语”。理解、领悟情感的三种路径:形象、手法、题材。
审题:“两看”“一定”。“两看”,一看所给语言材料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指词、句、联、片等),二看是局部型还是整体型。局部型指分析词、句、联、片的情感,它更需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分析;整体型指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它需要分成几个局部(层次)来看。“一定”指定题型,是概括题还是分析题、评价题、比较题。
答题:用好术语,因题而异。情感概括题(要求直接说出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模式: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情感分析题答题模式:①分析+概括:先分析具体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②概括+分析:与①正好相反。情感比较题答题步骤:先通读诗词,把握诗词描写的意境;再结合题干中要求的情感比较角度,寻求诗词的差异性或相同性;后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情感评价探究题答题模式:观点+理由。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二、检测(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1-2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