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20字。
关于《成长的烦恼》的“邀请型”综合性学习策划
浙江省兰溪市第八中学 陈寒冰
[策 划 者] 陈寒冰
[项目名称] 成长的烦恼
[项目创意] 《成长的烦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紧扣“成长”这一主题,设计了三项活动:
1. “说烦恼”——说一说自己的烦恼(要求将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列出清单,再将其中最苦恼的一件或几件事加以分析,并与同学交流)。
2、“听烦恼”——采访妈妈(爸爸、长辈……)少年时期的烦恼(要求以小记者身份采访自己周围的成年人的烦恼,填好采访情况记录表,并进行现场模拟采访)。
3、“解烦恼”——替同学分忧解难。(要求针对“活动1”中某位同学的倾诉,以制作“忘忧卡”的形式为一个遇到烦恼的同学设身处地地化解烦恼)。
这三项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并能为他们运用语文能力提供充分的素材,从而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对待自我和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
2、训练学生“听”(学会倾听)、“说”(口语交际)和“写”(用情写作)的能力,进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3、学会沟通与理解,增进同学间互相合作,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能帮人解脱烦恼。
[项目特色]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采用“邀请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含义是:教师通过创设极具亲和力的教学情境,立足于导,吸引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以积极开拓学生的潜能为主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知识的互动,让学生自觉地总结和掌握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在尊重学生对人生成长经历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走出封闭的个人世界,调整好心态,并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人生,感受、学习和运用语文,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