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20个字。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并能默写。积累下列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辟(避),得(德)。
(2)虚词“所,尔”的意义与用法。
2、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类比推理方法,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论证效果的写作技巧。
3、把握本文的论点,认识“舍生而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舍生取义”的进步性,认识其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并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预习要求】
1、参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基本观点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考方案〗角度:从课堂教学重点的角度设计导语。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串联起来的链条。因此说,人生道路是自己选择的。的确,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要面对许多选择做出判断。这些选择,有的很微小,无关紧要,比如早餐是喝稀饭或是豆浆;有的挺重要,比如报考大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职业生涯。而有的选择,则超出了物质的层面,关系到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古往今来的英雄和伟人之所以为人们所敬仰,就是由于他们在大是大非和生死关头,做出了符合生命真义、利于人类福祉的正确抉择。
一些重大的选择,在认识上都很容易判断其正误,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行动上就很容易决断。因为抉择的结果总与具体的利弊相关。有时候,错误的选择可能给我们带来个人利益,正确的选择却可能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乃至生命。这时应该怎么办?古代哲人孟子做出了生动而且深刻的回答,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鱼,我所欲也》。学过之后,请大家想一想,孟子说的道理在今天还适用吗?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默读,留意老师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和停顿。
2、指名学生朗读,或小组齐读,借以检查预习情况。
3、订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