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课时,约8640字。
25.诗词六首         
作者:文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诗经》反复叠唱的结构形式和一唱三叹的艺术手法。
2.了解律诗、词的有关知识。 
3.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其所表达的感情,探究古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诗词,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增强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学习《关雎》,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