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
2017年《祝福》集体备课教案.doc
2017老人与海集体备课.pptx
2017年《老人与海》集体备课教案.doc
2017年林黛玉进贾府集体备课.ppt
2017年林黛玉进贾府教案集体备课.doc
2017年祝福集体备课.ppt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典型的例句,理解选文中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如便宜、态度、形容、可怜等。
3.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4.《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5.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重点】
分析小说与众不同的出场艺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备注、补充
一、导入
曹雪芹曲: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褴【lán】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
二、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朝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1、“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得硕亭《草珠一串》
2、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3、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4、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2、《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3、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时]三课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用填空题导入新课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 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鲁迅的小说集有《 》 《 》和 《 》。
散文集是《 》 ,(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是《 》 ,
还有杂文集16本:《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祝福》选自 《 》 。
二、写作背景简介: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余毒。鲁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揭示与批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