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长亭送别》
必修5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 学案.docx
必修5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教案.docx
必修5第二专题《长亭送别》说明性教案.doc

  《长亭送别》启发性学案
  备课:杨文婷   审核:许长宇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2.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
  3.认识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4.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学习重难点:
  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2.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及对当代年轻人的指导意义。
  学习课时:二课时
  预习案
  一、文学常识(见补充材料)。
  二、初读文本,了解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课文开头至“凄凄惶惶的寄”。
  (1)北雁南飞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请,央求 疏:稀疏
  (3)马儿迍迍的行
  迍迍:行动迟缓的样子
  (4)却告了相思回避
  却:同“恰”,译为“才,刚刚”
  回避:古今异义词,古义,停止,结束;今义,让开,躲开。
  (5)松了金钏
  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松动
  (6)减了玉肌
  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消瘦
  (7)只索昏昏沉沉的睡
  只索:只能,只得
  (8)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揾:揩拭
  2.“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至“专听春雷第一声”。
  (1)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将:动词,拿
  (2)俺今日将莺莺与你
  将:介词,把
  (3)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挣揣:古今异义词,古义,争取,博得;今义,挣扎。
  (4)奈时间怎不悲啼
  时间:古今异义词,古义,眼前,眼下;今义,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3.“霎时间杯盘狼藉”至结束。
  (1)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
  孰与:与谁,宾语前置
  (2)伯劳东去燕西飞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3)虽然眼底人千里
  眼底:古今异义词,古义,眼中,眼前;今义,医学用语,指眼睛内部的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
  (4)且尽生前酒一杯
  生前:古今异义词,古义,眼前;今义,活着的时候。
  (5)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扶持:古今异义词,古义,留意;今义,搀扶,扶助,护持。
  二、再读文本,整体感知:节选部分可分为几个部分?
  场面一:送别途中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
  《长亭送别》说明性教案(第一课时)  主备:杨文婷  审核:许长宇
  序号 内容要点 规范性
  规律性 策略点拨 学习活动方式
  及要求 活动
  时间 反馈及评价
  方式 备注
  1 课堂五分钟演讲。 5 师生点评,酌情加分。
  2 作者、背景、文学常识。 研习学案,了解作者、元杂剧著名作品、人物 2 师生点评,酌情加分。
  3 1.重要实词“倩”、“却”、“松”、“减”等意义及用法;
  2.古今异义词“挣揣”、“眼底”、“扶持”等意义及用法 1.结合语境分析文言词语的含义。
  2.文言文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一一对应。
  3.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结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特殊句式特点。 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2.完成学案练习。
  3.小组交流,完善答案。
  4.回归文本,质疑解答。
  5 1.投影展示练习答案。
  2.学生质疑,师生解答。
  3.教师点评,小组加分。
  4.当堂提问,强化识记。
  4 整体感知文本,并分析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 1.划分过程须结合故事情节;
  2.划分结果须符合情感变化。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
  2.根据人物心理活动划分。 1.小组讨论;
  2.要求说明原因并得出小组统一意见。 8 1.小组抢答;
  2.质疑争论;
  3.教师点评、加分。
  5 品味部分曲词,说说他们表现了崔莺莺什么样的感情,反映了她什么样的性格? 1.根据曲词中意象和关键词,感受崔莺莺的情感;
  2.对性格的分析须从情感上面分析。 1.根据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分析人物形象;
  2.根据曲词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
  2.答问质疑、争论;
  3.教师点评、加分。 1.讨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2.鼓励争论、鼓励提出新观点;
  《长亭送别》说明性教案(第二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