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12张,学案练习约36710+7850字。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一)编者简介
生平经历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主要作品 《徐孝穆集》。选编诗集《玉台新咏》为继《诗经》《楚辞》后的一部诗歌总集。
评价 南朝陈诗人、文学家。
(二)人物轶事
徐陵趣闻逸事
梁太清二年,42岁的徐陵以常侍官的身份奉命出使北朝东魏。魏国特地设宴为他洗尘接风。魏国的礼仪官魏收对他颇为轻视,刚巧那天天气很热,便有意对他说:“今天的热,是徐常侍带来的。”
徐陵知道魏收有意取笑自己,便回答道:“从前王肃到了这里,为贵国制定礼仪;现在我来,再使你们知道寒热。”
魏收听了,大为惭愧,从此佩服他的才能,不敢有所轻视了。
(一)背景链接
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再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和爱情的青年身上时有发生。这正是本文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乐府
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辞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来,把乐府这个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就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因此,“乐府”,就成了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Ⅱ.文化常识
1.汉末建安中
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而年号始于汉武帝,其首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各朝沿其年号制度,直至清末废止。
2.槌床便大怒
床:在古代指一种简易的坐具,小的只能坐一个人。
(三)博览悦读
刘兰芝: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刘兰芝可谓是汉乐府诗歌所塑造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她有着鲜亮的外表:“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
课时跟踪检测(六) 孔雀东南飞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劝告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刚才
C.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故:故意
D.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录:记取
解析:选B B项,适:女子出嫁。
2.下列句中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解析:选D A项、B项、C项中的“相”都是副词,偏指动作一方;D项,相:相互。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同一语言现象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 B.昼夜勤作息
C.逼迫兼弟兄 D.否泰如天地
解析:选D A项、B项、C项中的加点词语均为偏义复词,“公姥”偏“姥”,“作息”偏“作”,“弟兄”偏“兄”;D项中的“否泰”是两个词,分别译为“坏运气”和“好运气”。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B.府吏见丁宁 寡妇起彷徨
C.本自无教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可怜体无比 叶叶相交通
解析:选B B项,“丁宁”,古今义均为“反复嘱咐”;“彷徨”,古今义均为“走来走去,犹豫不定”。A项,“共事”,古义为“一起过日子”,今义为“在一起工作”。“穷困”,古义为“(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为“经济困难,生活贫困”。C项,“教训”,古义为“教养”,今义为“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值得怜悯;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交通”,古义为“交互相通”,今义为“运输事业的总称”。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译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