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52张,学案练习约11320+3280字。
第21课 伶官传序
对应学生用书P67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为伶官所惑。当叛乱四起时,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此序文,就庄宗宠幸伶官而祸国乱政的史实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呼吁“忧劳可以兴国”,警告“逸豫可以亡身”,这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传序(伶官) 勇多困于所溺(推出结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可长存(防微杜渐)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呜呼! 盛 衰 之 理,虽 曰 天命, 岂 非)
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到天下和他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 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
知道了。(知之矣。)
世人说晋王在临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世 言 晋王之将终 也, 以 三矢赐庄宗 而告之)
……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伶官传序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C.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愤恨
D.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
解析:选C C项,恨:遗憾。
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解析:选B B项,动词,给;A、C、D三项均为介词,和。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一夫夜呼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
解析:选B A、C、D三句中的名词“夜”“东”“前”在动词前不是作句子的主语,而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属于名词作状语;B句中的“函”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用木匣子装”。
4.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得不对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解析:选B B项,应是“负(锦囊)而前驱”。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译文: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