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字。

  从杜甫《蜀相》学习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海南侨中 高一语文组 刘玥彤
  教学设计
  诗词名:蜀相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七律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2、在读中体验所领会的美。
  简要赏析:
  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导致了杜、孔的悲剧结局。但比起孔明,杜甫毕竟没有“三顾频繁天下计”的君臣际遇,可见,杜甫更悲。具体说来,此时的杜甫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已经完全落空,唐王朝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的昏庸亦使杜甫尽失所望。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这让他不禁缅怀诸葛亮以毕生心血为蜀汉刘备父子两朝开国、济世――发展经济、安定边疆、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使蜀汉由乱而治(“两朝开济老臣心”)所建立的盖世功业及他和刘备君臣际遇,鱼水相得的可贵关系。这种情感驱使他来到了诸葛亮庙,当他置身于武侯祠时,百感交集,心潮翻滚;所谓:“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有杜甫当日伤今吊古流下的滚滚热泪。致使全诗处处流荡着浓郁的悲剧气息。
  从意象选择上来看,既有物象,也有事象。在物象的选择上,诗中仅“柏森森”三字,不仅写出了庄严、肃穆的典型环境,也间接烘托出杜甫对孔明崇敬、尊仰的心灵境界。这既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又引出了下一联中浓浓的悲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空”二字,以悲感写乐景,感慨万端,悲而不伤,也为第三联从物象到事象作了铺垫。在事象的选择上,“三顾”和“开济”以四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孔明的一生——超乎寻常的君臣际遇和他只手撑起蜀汉江山的历史功勋。“出师未捷身先死”,不仅向我们昭告了诸葛亮的悲剧结局,而且包含着他对统一全国、光复汉室的理想的坚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以及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事业为理想,用尽最后一滴心血的崇高的生命境界。“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是这种悲剧式的崇高带给后人与诗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语言上来看,杜甫自谓“晚节渐于诗律细”。这里首先是表现在声韵上颇具匠心地选择了今天广东、福建话中尚存而北方话中已不存在的“闭口韵”,以营造低回婉转,深情内敛而又庄严、肃穆的气氛。这在吟诵中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