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60字。

  《蜀相》
  --教案--
  学生问题
  课前:
  1、作者对诸葛亮怀有些情感?
  2、三顾频烦天下计,是歌颂刘备还是诸葛亮?
  3、本诗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4、为什么各家对于杜甫这样的名家的诗歌风格会有那么多不同解读?
  课后:
  1、沉郁顿挫是杜甫的独特风格吗?陆游的诉衷情似乎也可以说是沉郁顿挫?
  2、首联的设问句在表达上起到什么作用?
  3、怎么判断是乐景哀情还是乐景乐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重难点: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
  比较法与朗读法
  预习作业:
  1、阅读节选论文,概括三个版本中“沉郁顿挫”的相通处。(文章见学案)
  2、翻译《蜀相》原诗
  教学过程:
  一、何为“沉郁顿挫”?
  杜甫很忙。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他老人家的诗歌——《蜀相》(已经学过《登楼》),关于杜甫诗歌的风格,学界有一个共识,叫做“沉郁顿挫”,那究竟什么是沉郁顿挫的内涵呢?各人又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预习作业里面,我列举了一些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其中有对于所谓“沉郁顿挫”的内涵阐释,我的要求是比较各自版本的定义,找出共同的部分。
  预设:情感饱满、深沉、苍凉、悲慨。
  音韵屈折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通过《蜀相》这首诗歌,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我们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学习,
  第一,通过比较阅读,分析原诗和改诗在意思上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第二,通过朗读,把你所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主问题:通过比较和朗读,感受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比较阅读,感知沉郁顿挫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今安在①,锦官城外树青青。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三顾即定②天下计,两朝开济赤子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后人泪满襟。
  【注释】
  ①【安在】在哪里?宾语前置。安,哪里。②【三顾即定】指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比较点一:“今安在”和“何处寻”
  问:“今安在”和“何处寻”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在哪里?”,“在哪里能找到?”
  问:在意思的表达上各有何侧重?
  答:“在哪里”强调的是“安”(宾语前置句,强调宾语),哪里。
  “何处寻”强调的是“寻”,找得到。
  问:传递出的情感有什么区别?
  答:“何处寻”显得对寻找丞相祠堂更加急切。
  问:对于诸葛亮祠堂的迫切寻找,映射出诗人对于诸葛亮怀有怎样的情感?
  答:强烈的敬仰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突出一个“寻”字,进而表现出作者敬仰和急切的情感,并通过朗读,强调重音。
  比较点二:“树青青”和“柏森森”
  问:“树青青”和“柏森森”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树木青翠”,“柏树茂密”。
  问:“柏树”和“一般的树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区别吗?
  答:“柏树”被人们赋予一种坚贞不屈的品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