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10字。
《咬文嚼字》课堂教学镜头
1.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学《咬文嚼字》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 范丙军
师: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做了整体上的初步梳理。请问,“咬文嚼字”,作为一个成语和作为本文的标题,其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作为一个成语,好像从感情色彩来看,是属于贬义的,是说过分地斟酌字句。
师:这个解释中,哪个词导致了其贬义色彩?
生:“过分地”,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过犹不及嘛。
生:标题中的“咬文嚼字”主要是指“炼字”。
生:正如文中所说的,阅读、写作时“斟酌文字”,“调整思想和情感”。
师:也就是说在阅读或写作时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和态度?
生:严谨。
师:哦?作者怎么说的?
生:谨严。
师:顺序有差别哦。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可见,我们脱口而出的“严谨”和作者选取的“谨严”,细微差别,我们也得去琢磨一下。
生:我感觉“谨严”更在于“严”,比如,我们说“作风谨严”,很少说“作风严谨”。
生:我觉得看具体情况,有时二者差不多,有时差异明显。比如,本文最后一段“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我们很少说“严谨精神”。
……
师:好,下面大家能否仿照作者的品析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自己对语言的感受呢?或者说如果你给文章再补充一个例子,你会怎么写?请大家结合预习时的批注来交流。
生:我以本文一句话为例。第3段作者在叙述了王若虚改《史记》相关文字之后的评价: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这个意思如果让我表述可能就是:改得倒是简洁了,但好像不如原文。
师:那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对“简洁”这个词理解不到位,“简洁”是指写文章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不繁琐。我改的只是“简”了,文字少了,但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