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手册.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辅助页+正文+答案.DOC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DOC
质量评估检测卷(二).docx
质量评估检测卷(六).docx
质量评估检测卷(三).docx
质量评估检测卷(四).docx
质量评估检测卷(五).docx
质量评估检测卷(一).docx

  知识梳理
  词语
  一、常见易混实词辨析
  1.爱护 爱惜
  “爱护”侧重“护”,使不受损害。如:爱护树木。
  “爱惜”侧重“惜”,珍惜,不浪费。如:爱惜时间。
  2.爱慕 倾慕 羡慕
  “爱慕”强调喜爱人或某种思想意识。
  “倾慕”强调一心向往某人。
  “羡慕”强调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别人具有的有利条件。
  3.哀求 恳求
  “哀求”侧重以可怜的样子哀怜请求。
  “恳求”侧重以诚恳态度请求。
  4.安闲 安适
  “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5.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人或事物有适当位置。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用于人事、任务等。
  6.安宁 安静
  “安宁”侧重强调因没有骚扰而使人安心。多用于社会秩序,也用于人的心情。
  “安静”用于形容环境、心情或人的状态。
  7.安慰 抚慰 安抚
  “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对象常常是个体。
  “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受伤的心灵。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对象多指群体。
  8.安详 慈祥 慈爱
  “安详”侧重外表平静,动作从容不迫,不受年龄限制。
  “慈祥”侧重外表的神态,指老人。
  “慈爱”指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怜爱。
  9.按照 依照 遵照
  “按照”指根据、依照。
  “依照”强调依原样照办,
  ……
  第一编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章 词语(包括成语)1
  第二章 病句7
  第三章 提炼语意15
  第四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8
  第五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2
  第六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26
  第七章 非连续性文本32
  第二编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
  第一节 实词与虚词37
  第二节 句式与翻译42
  第三节 分析综合49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文体
  第一节 人物传记类文章阅读55
  第二节 寓言议论类文章阅读61
  第三节 游记散文类文章阅读65
  第二部分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一章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
  第一节 形象、语言、艺术技巧的鉴赏71
  第二节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的评价76
  第二章 诗歌分类鉴赏•文体
  第一节 山水田园类81
  第二节 咏物言志类84
  第三节 咏史怀古类87
  第四节 边塞征战类89
  第五节 送辞留别类91
  第六节 思乡怀远类93
  第三部分 默写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96
  第三编 现代文阅读
  第一部分 散文阅读
  第一章 散文整体阅读101
  第二章 散文考点阅读107
  第一节 理解107
  第二节 分析综合112
  第三节 鉴赏评价116
  第四节 探究119
  第二部分 小说阅读
  第一章 小说整体阅读124
  【内容在单独成册的《识记小手册》里】
  词语
  病句相关知识
  文言文常用实词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常用通假字举例
  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典诗歌100个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思想感情举隅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及表现作用
  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江苏高考考纲必背篇目
  课外名句积累100句
  散文
  ★词语(包括成语)
  实词/2
  成语/3
  答题策略/4
  ★病句
  A.高考关于病句的几种类型/8
  B.综合辨析病句的方/10
  ★提炼语意
  提炼语意解题技巧/16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句式/19
  仿用句式/19
  变换句式/20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七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效果/22
  区分主要易混的修辞手法/24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27
  语言表达连贯/27
  语言表达得体/28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30
  ★非连续性文本
  解答漫画类题目的方法/33
  解答图片类题目的方法/33
  解答徽标类题目的方法/33
  图表转文的解题方法/34
  ★文言文阅读•考点
  实词与虚词/37
  句式与翻译/42
  分析综合/49
  ★文言文阅读•文体
  人物传记类文章阅读/55
  寓言议论类文章阅读/61
  游记散文类文章阅读/65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71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72
  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技巧/74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76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77
  ★诗歌分类鉴赏•文体
  山水田园类/82
  咏物言志类/85
  咏史怀古类/87
  边塞征战类/89
  送辞留别类/91
  思乡怀远类/94
  ★默写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默写的误区及矫正方法
  ★散文阅读
  散文整体阅读/104
  散文分类阅读/107
  ★小说阅读
  小说整体阅读/126
  小说分类阅读/132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154
  论述类文本分类阅读/156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物传记/169
  新闻/172
  访谈/177
  调查报告/180
  科普文/183
  第二章 小说考点阅读132
  第一节 分析小说情节及结构132
  第二节 分析描写环境136
  第三节 欣赏小说形象140
  第四节 分析艺术技巧144
  第五节 探究小说意蕴149
  第三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153
  第二章 论述类文本考点阅读156
  第一节 理解含意156
  第二节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161
  第三节 分析概括163
  第四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人物传记168
  第二节 新闻171
  第三节 访谈175
  第四节 调查报告179
  第五节 科普文182
  第四编 写作
  第一部分 审题与立意187
  第二部分 构思与选材
  第一章 议论性文章的构思与选材
  第一节 议之有理:说理的思维195
  第二节 论之有序:论证的思维196
  第三节 证之有据:论据的选用201
  第四节 开头与结尾:结构的完整204
  第五节 素材运用:一树梅花万首诗206
  第二章 记叙性文章的构思与选材
  第一节 构思方法:一线串珠208
  第二节 用材要点:选材向心、用材得当、表达得体210
  第三节 记叙三维:人事、景、情212
  第四节 开头结尾:凤头、豹尾216
  第三章 抒情类文章的构思与选材
  第一节 构思方式:入笔细微 以小见大218
  第二节 文章命脉:文以情生 真情实感219
  第三节 抒情三度:深度、厚度、亮度221
  第三部分 表达与升格
  第一章 明确文体,准确表达224
  第二章 勤于修缮,作文升格226
  ,质量评估检测卷)
  质量评估检测卷(一)371
  质量评估检测卷(二)379
  质量评估检测卷(三)387
  质量评估检测卷(四)395
  质量评估检测卷(五)403
  质量评估检测卷(六)411
  ),\s\do5(参考答案))
  第229~274页
  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编 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章 词语(包括成语)
  ►真题回眸
  通往梦中的象牙塔
  1.(2016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人都希望自己    ,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    ,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    ,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2.(2015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3.(2014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4.(2013年高考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
  ……
  质量评估检测卷(一)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细读”是一种专注的阅读,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阅读。“细读”要求读者先    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从写作者的角度看看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评估文本是否能够    、言之有据、论之有理。“细读”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所思考和判断,看它是否    普遍道义原则,如尊重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A.搁置 自圆其说 符合  B.搁置 无懈可击 吻合
  C.放弃 无懈可击 符合  D.放弃 自圆其说 吻合
  2.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3分)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我国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不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总数也首次名列第一。
  B.瑞士就给全体国民普发奖励工资的提案进行全民公投,76.9%的国民投了反对票,这一结果引起了各国人民的思考。
  C.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    ,不会句句都用典故。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    。但是,李商隐的诗,    ,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他在诗中运用典故,    。    ,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
  ①诗意也就明白了
  ②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③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
  ④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
  ⑤不过偶尔用一二处
  A.⑤①④③②  B.③①②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①②④③
  5.下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关于此标志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图标主题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
  B.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
  C.图标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根”与“植”的关系。
  D.变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8”这组数字,进一步强调了“中国旅游日”的日期,让“中国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