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00字。
湟中县拦隆口中学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课题 《氓》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高一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时间
三维
目标 1.识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特殊句式,其他实词及常用熟语。
2.体悟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理解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领悟主人公的情感。
3.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
重难点知识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古典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重点知识预习设计 生动形象主要是指写作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什么是生动形象?考纲举例说明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等。“形象丰满”,是就写人而言;“意境深远”,是就抒情散文而言;“细节生动”是指叙事写人中细节描写的效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是对所有文体提出的要求。
考纲研究(课标研究) 命题趋势及备考指向1.从近三年的高考来看,对诗歌形象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高考常常以“形象鉴赏”为切入点,来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即把握形象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及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近三年的新课标全国卷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对诗歌三类形象鉴赏的能力,其他省份的高考试卷也以此作为考查重点。2.考查形式有何特点?考查形式稳定:一般为主观简答题,且都要求对形象作简要分析。3.鉴赏诗歌形象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哪几个?常考角度有: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考情分 析 【真题演练】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第一、二句描写一轮明月独悬高空,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第三、四句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第五、六句诗人的视线转移,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接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寥。六句描写了六个画面,用简洁的、诗意的语言概括,以符合诗歌相应的意境。
答案 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本课时知识体系构建 基本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