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60字。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学生能够品味作品的独特韵味,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概括作品书写的人生感悟。
  2、学生能把握本板块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色。
  3、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止、舞、泣、危、东、举、卒、是、徒、觉、异、穷、志”等实词和“之、然、于、而、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式:文本研习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句子、疏通文义。有疑难的字句互相探讨解决,无法解决的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学生熟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赤壁实景、苏轼画像及其诗词书画作品。
  (二)、《赤壁赋》写作背景。
  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
  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检查预习情况: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                  10、酾酒( 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樽( 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fúyóu )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 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 (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 jiè   )
  (四)、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五)、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