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即学即练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新闻阅读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1文言断句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文化知识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1突破三类情节题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2突破三类环境题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3突破三类形象题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4突破两类标题的作用与意蕴类题目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5突破小说主题类题目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6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散文阅读1解决结构思路分析类2大题型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散文阅读2突破内容要点概括类2大题型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散文阅读3解决两类词句理解题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散文阅读4解决散文技艺、语言艺术鉴赏类题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传记阅读1传主事迹和形象题突破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传记阅读2传主的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分析即学即练.doc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传记阅读3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突破即学即练.doc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学案1 文言断句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言、曰”是断句标志。本句大意是:(谢弘微)童年时代性格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因善于识人,很有名气,见到他后认为他很不平凡,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机敏,将成为优秀人才,有这样一个儿子也就足够了”。
答案:D
2.(2017•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 56110012)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排除错误选项。这句话的意思是:“更始帝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降,更始帝派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著名,我愿向他投降。’”
答案:A
3.(2017•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解析:“吏得缘文为奸”和“选者又不得诉长吏”是两个分句,应该从中断开,首先排除A、B两项;“初”是“当初”之意,表时间,断开比较好,再排除C项。
答案:D
4.(2016•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 56110013)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段大意为:“(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境内百姓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答案:B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
……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学案3 分析综合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 56110021)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①,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邪?”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咸得承袭。”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③,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 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③设次,设置帐篷,供临时居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坟典,“三坟”“五典”的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B.擢,这里是提升官职之意。古代表升职的专有词还有:升、晋、迁、陟、加等。
C.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
解析:B项,擢在本文中是高中之意。且“迁”表调动。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无量学问渊博。他少年时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经学,专心攻读,尤其精通《礼》和司马迁的《史记》,并凭借对《礼》和《史记》的精通被提拔为官。
B.褚无量心地仁慈。在墓旁构筑小屋守丧期间,群鹿冲犯他种植的松柏,他下令不要围捕猎杀,以后群鹿也不再前来触犯松柏,为此他终生不再吃鹿肉。
……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学案3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导学号 56110011)
程千帆评传
莫砺锋
1913年9月21日,程先生出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当时的程家清贫,但富有文学传统。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
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俗学”做教材,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礼记》《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等。他在讲授时则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以及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而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需的。
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他在晚年还深情地回忆说:“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
才气横溢的程先生赢得了正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睐。堪称天作之合的这对夫妇,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不但在诗词写作中有琴瑟唱和之乐,而且在学术上互收切磋之益。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当初我们之所以写这一类的文章,并用这样一些方式来研究古代作家与作品,特别是千帆,在这些论文中,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是贯穿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之论。例如写于1944年的《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对韩诗中向称难解的“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二句从光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从而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正因为怀着解决难题的明确目的,程先生的研究成果就不是凭着一时灵感的妙手偶得,而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
程先生对陈寅恪注意到附丽于科举的“行卷”风习与唐人小说的关系而未及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时隔30余年后,他写成了专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对这个问题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对一个问题思考、研究长达30年,孜孜不倦,沉研深思,终于求得比较圆满的解决,并且只写成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
而正因为程先生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因而他以一篇篇的论文,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把学术推向前进。
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他还主张研究者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不应视之为两个各不相关的学科。推而广之,他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的背景中,程先生指出:“谈一个问题,首先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他又说:“如果说我有一些看法与别的先生有些不同,那是与我反复看某个或某些作品又互相沟通比较分不开的。”于是,程先生研究的对象虽然往往是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先生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自幼就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这为他以后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这种方法是贯穿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这种方法”指的是“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C.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讲求实证,从来不发凿空之论。
D.私塾教育启蒙,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是程千帆先生的学术修养形成的重要原因。
解析:C项,“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理解有误,“发现问题”应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君硕先生设想是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与当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B.金陵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得程先生从此走上了专治古代文史的学术道路。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沈祖棻这位同甘共苦数十年的人生伴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