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个字。
《马说》讲稿(终稿)
杨笑博
一、 温故知新
问: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答:《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问:很好,让我们来齐背一下这首诗。
(学生齐背)
问:这首诗中,幽州台是何典故?陈子昂借幽州台想表达什么?
答:幽州台又称黄金台,是燕昭王为广纳贤士而建的。陈子昂借此表达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感慨。
问:在你们的人生经历中,是否也有过这样不被赏识,才华不被发现的时候?有过这种经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看来怀才不遇的人还真是很多啊!
中唐时期的韩愈也曾发出怀才不遇的感叹。那么韩愈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呢?
二、 走入新识
1、韩愈
师:(PPT)韩愈20岁时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三次考试,均失败。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登进士第。
793至795年,韩愈参加吏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共三次,均失败。
期间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三次登权贵门,均被拒绝。
师:说到这,同学们或许会有疑问,说这个韩愈考了这么多次也考不上,是不是因为他本来就学习不好?学业不精?
师:(PPT)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生于官宦之家,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韩愈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韩愈七岁时读书,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他有大量的诗文作品传世:《马说》《师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时韩愈是一代语言巨匠,留下了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
师:看到韩愈的这张履历表可以说让我们叹为观止!不得不服!韩愈有如此才华,却屡试不中,不被重用。他心中的愤懑之情我们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韩愈作《马说》以抒发内心的不平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