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含解析)(打包7套)新人教版必修2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周末培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2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1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鉴赏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12.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鉴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1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14.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1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4周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12051120.doc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 夭
《诗 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参考答案】
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试题分析】
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人们常说的“桃花运”,当源出于此诗。
一、阅读下面《诗经》中的诗歌,回答问题。
谷 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①。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②!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③,思我小怨。
【注】①颓:旋风。②遗:遗弃。③大德:指能共患难。
1.诗歌的第一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歌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①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②贤主人,览③取为吾 ④。夫婿⑤从门来,斜柯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注】①宕:同“荡”。②赖得:幸亏。③览:同“
……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合诗的首联,可知是朋友新居落成,自己心情闲适;颔联和颈联写景,有山有水,有松有花,景色优美;颔联写新居的自然环境,颈联写新居主人对新居环境的营造,疏种碧松,可赏明月;多栽红药,以妆春天,此联也见诗人品味高雅;尾联既是对朋友的赞美,也是抒写志趣相同之感。
结合。赏析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表达效果的鉴赏。表达效果的分析,就是看诗歌(诗句)写的是什么形象(怎样的景、怎样的人和怎样的事)、所要表达的什么情感,围绕此来分析就不会错。
(3)把握诗歌中诗句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都应该注意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本题考查诗尾联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更是应该根据整首诗的理解来分析把握。对此,要首先知道这两句诗的意思。另外就是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从诗的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为友人的新居落成而写的,诗的首联为“起”,点题并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喜欢闲适,到朋友新居“开颜”;颔联和颈联通过写景,来表现新居的景色优美,主人品味的高雅,诗人心情的闲适;诗的尾联“ 合”,“新居”只是诗歌的形象,也就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它承载的是高雅,是闲适,无论文书再多都能找到“诗人在此间”,因此这两句诗也即尾联所表现的也就是:一对新居主人的赞美,二诗人羡慕,向往,三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