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教案课件导学案练习)(打包8套)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171204.doc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171200.doc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导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171201.doc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171202.doc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171203.doc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09198.ppt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09199.ppt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谈中国诗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必修5201712171205.doc
《谈中国诗》
教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构思之机巧。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你读这些诗歌有怎样的感受呢?对你所熟知的诗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2、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先请几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梳理结果,出现分歧,可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
《谈中国诗》
导学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并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理清文章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本文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3、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生发对我国优秀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1、本文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第四部分(第 段),
三、合作交流探究
1、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请学生自主思考后交流。)
2、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作者究竟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第八自然段,找出作者的结论。
3、请举例说明本文特色。(请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交流。)
四、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