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9张,教案约1440字。

  诗海浮沉寻诗意,同工异曲总关情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肥西中学 
  【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是一篇学者文化随笔,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其核心是通过中外诗歌的比较,分析中国诗的特点。尤为重要的还是首次让学生接触比较文学的概念以及比较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力求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他们去探讨“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这一问题,加深他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熟知中国诗歌特点。
  能力目标: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学习钱钟书尽职、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调动平时的阅读体验自己理解中国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教法:情景导入法、点拨引导法、拓展延伸法
  学法:自主研读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概括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导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激情导入,设疑铺垫
  导入后设疑:你对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过渡
  二、自主学习,感知文本
  1、课前自学指导
  2、检查预习:概括特点,梳理结构
  教学预设:
  引子:问题→立场  比较
  特点:成熟早(诗史)
  篇幅短(篇幅)      
  暗示性(韵味)
  词气和(风格)     
  社交诗(内容)    
  印象:无特别“中国”之处  
  中西相融,共同发展
  (过渡)
  三、合作探究,深入品读
  1、探究特点:钱钟书所谈的中国诗特点,你认同那几点?请结合自己阅读的诗歌的体验谈一谈。
  探究指导:抓关键语句,列举诗例。
  学生讨论,比较分析,班级交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