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3530字。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名人故居的多少是一座城市历史悠久和文化厚重程度的标志之一。重视历史名人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诗经•甘棠》就留下了“棠荫”、“棠树”等词,专指曾有名人流连并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保护这些地方的原貌,使之不因时间流逝而毁弃,不仅让后人感受到我们文明长河的久远,而且还能形成一种文明氛围,让仰慕文化的人们产生对这个地方的敬仰。
  当一个参观者步入一所文化名人故居时,仿佛重新翻开了一部丰富厚重的历史书籍,这部史书默默无声地向每一位到那里参观的膜拜者叙述着名人们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以及历史功绩。展柜中的各种陈列品、被时间侵蚀的房间,无不打上历史的印迹,可以说名人故居营造的特殊人文环境是某一特定历史的缩影,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等待着参观者去体会去领悟。
  在一些人眼里,所谓名人故居就是些历经苍桑的几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而已。殊不知,少了一个不见得占了多大地方的“破烂”,可能就少了一个文化符号,就少了一个成长的痕迹。应当看到,当现代城市建设愈发趋同之时,开始比拼的、能够增添魅力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名人故居就是重要标志之一。莎士比亚故居、托尔斯泰故居、鲁迅故居留给后人的是独特的文化回响,它们是世界宝贵文化无法复制的遗存,生动、写实的记录着特定时代的文化魅力。
  同时,故居中的某些用品还有文物价值。故居内部文物包括作品、手稿、照片、相关文件、重要史料、生前用品等,它们承载着名人身上浓厚的文化精神,不仅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名人当年生活的真实情境,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走进名人所生活的时代,更有利于对有影响的名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无论在哪里,每一所名人故居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如果能怀着静谧和敬仰的心境,在故居里徜徉,品评旧宅自然风韵,回味名人曾经的历史,这不仅是一种高雅的闲趣,而且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更是多样人文素养的滋润。
  在谈到名人故居价值时,冯骥才说:“名人故居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梵高故居里感受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1.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苍桑        B.静谧       C.徜徉       D.震撼
  2.下列对材料一关于“名人故居的价值”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名人故居具有历史价值。
  B.名人故居具有文化价值。
  C.名人故居具有经济价值。
  D. 名人故居具有文物价值。
  3.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甘棠》中曾用“棠荫”、“棠树”来指代名人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B.名人故居营造的特殊人文环境是指故居中各种陈列品和各个古老的房间。
  C.参观游览名人故居可以培养高雅的情趣,可以享受多样人文精神的滋养。
  D. 冯骥才认为名人故居看似普通实则神奇,是因为在此能感受到一种力量。
  材料二
  北京建都800余年,作为历史悠久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聚集过无数的名人,他们以各种方式,点缀了北京历史的天空。记录名人生活场景的文化故居也作为难得的文化资源,成为这座古城的精神财富,延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时至今日,很多文化名人故居却面临严重的问题。
  居住在北京的名人可谓群星璀璨,而目前有幸挂牌保护的故居却甚少,与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名人故居普查数据显示,仅东城区、西城区就有300余处名人故居,而目前而已经挂牌保护的国家级、市级、区级名人故居却只有39处。有些名人故居虽然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状态并不理想,需要极大改进。 
  绝大多数北京文化名人居住的是四合院,大多是砖木结构,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风雨雨,必然会发生自然的老化而破败不堪。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名人故居后来都变成了多户合住的院落,在旧城改造和拆迁中,大多数四合院包括保护院落逐渐消失了,四合院中的名人故居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院落内部格局遭到破坏,私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拥挤不堪,杂物满地,昔日的名人故居,已经沦落为破旧的大杂院。
  故居内部文物包括名人的作品、手稿、照片、生活用品等,这些文物是名人故居最大的价值所在,能够更全面的表现文化名人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北京名人故居由于房屋质地和格局以及后来的变迁等问题,很多文物的保存并不尽如人意。另外,相关部门没有对故居进行完善的保护开发,导致展示空间小,展品少,内容比较单调,管理者也大多只是看摊,陈列的方式与内容也缺乏新意。
  大多数故居都存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如徐悲鸿纪念馆位于新街口豁口,这里现在是西城区最重要的商业地段,众多的服装店、餐馆、小卖部等形成了浓重的商业气息,使这座艺术殿堂处于颇为尴尬与孤立的境地。一些故居被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之后,周围的商业场所不断涌现,这种商业化气息与故居的文雅古旧之气严重的不协调,破坏了文化名人故居的文化氛围。
  4. 下列对材料二“北京名人故居现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挂牌保护、是否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B.北京名人故居多是四合院,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化进展,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C.北京名人故居的文物展品单一,展览形式单调,保护文物工作多有欠缺。
  D.有些名人故居虽然被保护下来,但由于环境变化,丧失了原有的历史形态。
  5. 下列对在北京至今留有故居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的一生坎坷而又光辉,他创作的《红楼梦》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 
  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B.86年的生命中49年住在北京,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以湘西为背景,借少女   
  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
  C.北京是鲁迅生活最久的城市,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塑造了狂人、孔乙
  己、祥林嫂、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
  D.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老舍作品中大多以北京为背景,反映的多是北京普通人的
  生活,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材料三
  名人故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可以给我们提供深远丰厚的历史记忆,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已经迫不及待地提到日程上来。在这方面,域外成熟的保护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