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00个字。

  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虽然只有119 个字,却蕴含着郁郁英雄气,从“文字、文章”到“文学、文化”各层面,均大有可挖掘之处,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积累文言词汇,读出文章韵味。
  2.品味劝学之妙,评说风流人物。
  3.培养好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首先,用“古典江山画卷中的三国时代”导入,简笔勾勒,让学生抢答成语故事,引出课题,进行第一个环节:诵读———字正腔圆。
  在该环节中,学生继续抢答,我帮助学生订正字音,做好预习工作,之后教师进行范读,教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要像古人读书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几处关键性的语句,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待学生读得绚烂多姿、火花四溅之时,他们就已经大致理解了文意,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诵读———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中的句子皆为文脉,可以请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发现,这几句话的句末多用感叹号,可见文章的气势很强,这一切都源于吕蒙将军,在当时的东吴,他已经地位显赫,可他给孙权写一封信,却还需要手下人代笔,所以孙权一开口,态度就很强硬,请学生直面他的语言,进入第三个环节:品味劝学。
  在本环节,教师要继续渲染情境,将“劝学”置于三国的历史风云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情怀,书生意气。面对那一长段对话,我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吕蒙,那个原本很顽固的武将,其中哪句话打动了你,让你幡然醒悟,准备就学呢?”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通过品味“劝学”的种种语气,软到委曲求全,硬到斩钉截铁,品出“劝学”的种种策略,有“降低难度”,有“现身说法”,在此高潮的环节中,我对文章进行升华,荡入到文学的层面,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那是未删减的版本,更华丽的辞章,极雄浑的气势,原来孙权劝学时连举了三个例证,其一光武帝,三国风流人物的共同偶像,他南征北战,却手不释卷;其二曹孟德,当时的盖世英雄,他老而好学,壮心不已,是孙权、吕蒙这些晚辈的榜样;其三才是孙权自己,作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