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30字。
《赤壁赋》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赋一江月韵,化千千心结
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陈鲁峰
师:古代一位鉴赏家提到苏轼《前赤壁赋》时,曾说“以风月立骨”。请大家找找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几次提到月呢?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
生:第一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第三、四段中有四处。
师:第二段中有没有提到“月”呢?仔细找找。
生:有,“击空明兮溯流光”,意思是说,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师:这样算来,全文共有7处有关“月”之意象的描写。看看这些月象是由哪些类型组成的?比方说,有来自诗词歌赋的“月”,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击空明兮溯流光”等句子。
生:也有当晚的月亮,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句子。
师:这就是现实之月了。
生:想象之中的“月”,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生:谈话中的,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这就是哲理思辩中的“月”了。
师:赤壁之下,歌月,赏月,忆月,辨月,真是无边风月一片情啊!这些苏氏之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别致有味,能否选择一处,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吗?
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写出了泛舟赤壁明月未升之前,苏轼歌吟《诗经•陈风•月出》一章的情景,显示了苏轼的文人雅趣。
师:说得好,未见“月出”之形,先闻“月出”之歌,“月”早已在苏轼的心中升起来了。这是一轮怎样的心中之“月”呢?
出示《诗经•陈风•月出》一章PPT和译文: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色皎洁,月下美人身姿修长婀娜,抒情主人公爱慕不已,但也有一种思慕不得的惆怅与纠结啊!
生:这应该是借诗经中的月亮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看起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