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道小题,约11900字。
天津一中 2017‐2018‐1 高三年级三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岑寂 胳.肢窝 gā 博闻强.志 qiáng 口慧而实不至
B. 喧阗 撒.手锏 sā 度德量.力 liáng 一年之际在于春
C. 籼米 押轴.戏 zhòu 既往不究.jiū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D. 畏葸 梵.婀玲 fàn 逸兴遄.飞 chuán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中国诗词大会》推广传统诗词文化的成效 。将古诗词元素融入于现代生活 中, 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写诗成为诗人,但在日常文字表达 中化用古诗词,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 起来。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月光、蝉鸣、蛙声与稻香,都是夏夜田间的
景物,遭遇罢官的辛弃疾在此一住十几年,心性渐渐 ,词句变得安详平实。
A.有目共睹 或许 雍容 寻常 淡然 B.家喻户晓 必将 充实 平凡 索然
C.立竿见影 必定 丰盈 平常 安然 D.显而易见 也许 从容 常见 了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 文明再次引起了世人的目光。
B.去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 20 国青年,票选出了心目中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中 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了外国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C. 《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 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 总之,90 后不是“不靠谱”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理想信念坚定,是有梦想、有追求 的一代;他们爱国情怀浓厚、民族自豪感强烈,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应该是西方。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229 年的历史。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文学史上像这 样的并称还有很多,比如《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司马迁与西汉司马相 如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称。
C.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采用“纪实”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成长史,创作 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D.《孔雀东南飞》中有诗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旧时 妇女在这一天晚上用针线做各种游戏乞巧;“下九”指农历的每月二十九,每月的这一天 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7 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 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 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 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 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 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 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 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 不息的论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