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80字。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指导学生熟读全诗
  过程与方法:
  1、 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 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白居易语言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悲剧美。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教授新课:
  1、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
  《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2、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