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字。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2.学习喻证法的使用艺术。
3.掌握部分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二、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次考试,其中给了一道题目是问“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书,结果难住了不少同学。同学们可知道?(稍停)(多媒体展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孟子》一书为孟子晚年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纂辑而成,以期“述仲尼之意”,比较集中地记录了他的游历生活与思想,共有七篇。(多媒体展示)
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孟子》的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多媒体展示)。
二、课文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字词句学习
指名阅读,之后强调重点字词“凶”、“加”。(多媒体展示)
河内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寡人之民不加多 更
2.内容分析
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众多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大量耕种土地的劳动力,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可以称霸。因为这个原因,梁惠王才提出了为什么自己已经尽心尽力了,可人口怎么不见增加呢?他对此是感到迷惑,不理解的。对此,孟子会怎样来回答呢?如果同学们是孟子,先想一想该如何回答,自然前后桌、同桌也可以讨论一下。(给同学们以时间)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字词句学习
指名阅读,之后强调重点字词“喻”、“鼓”、“或”、“直”及两个成语(多媒体展示):
请以战喻 说明
填然鼓之 击鼓
或百步而后止 或许
直不百步耳 只是,不过
弃甲曳兵——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2.内容分析
孟子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似乎是没有进行回答,而是先打了一个比方,不明就里的梁惠王顺着孟子的思路进行了回答。其实,孟子在这里是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让梁惠王不知不觉就进了孟子设下的圈套。孟子的比喻什么意思呢?(讨论之后明确)向梁惠王说明他“移民移粟”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没有质的区别。孟子的这个比喻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看下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字词句学习
(1)指名阅读,之后正音:(多媒体展示)
数cù 罟gǔ 洿wū池 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xiáng序 孝悌tì 饿莩piǎo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