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40字。
学 科 语文 年 级 高二年级 教学形式 多媒体辅导教学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菩萨蛮(韦庄)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诗词,有了丰厚的感性认识。但是感悟能力还是不强。
2、 学生对诗词多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对内在的情与理理解不深,对景、色、情三者的关系把握不透。
3、 诗词非诵读不能透,非背诵不能通。但是学生比较懒,要督促学生读、诵、背。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诗歌之部》的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的目标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本课为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浅显,借此夯实学生对借景抒情方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领会韦庄词“显而疏”的艺术特色;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下阕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语言。
2、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3、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比较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本词情景巧妙结合的表达技巧,把握词中景中情、情中景。
教学难点
感受词人思归而不能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采用研讨法、点拔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3、加强诵读,督促背诵,感其诗,领其义。
教学过程与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为理解本词的思想情感打好基础。其次,是梳通词的字面意思,扫除文句理解上的障碍。再次,重点引领学生由词所写的景,领会作者江南之爱与故土之思。深入理解作者的乐中之悲,喜中之痛。并通过对比白居易的《忆江南》,更切实地理解词意。最后,作适当的拓展,体会本词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PT展示)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也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PPT展示)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安排学生质疑词句难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