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打包11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八)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六)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七)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五)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课时跟踪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一)
(时间:40分钟 满分:57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气氛(fèn) 粜米(tiào) 别墅(shù) 开凿(záo)
B.整饬(shì) 饿殍(piǎo) 箜篌() 讽谏(fěng)
C.氤氲(yūn) 唱和(hé) 拈花(niān) 老妪(yù)
D.菜畦(qí) 幽咽(yè) 樊川(fán) 放诞(dàn)
解析:选D A项,“氛”应读fēn;B项,“饬”应读chì;C项,“和”应读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狷介 烦琐 偕同 间谍 乌烟瘴气
B.寂漠 抱负 诙谐 坐镇 民生凋敝
C.复辙 慰藉 因缘 杀戮 慷慨陈词
D.纨绔 疏浚 赌搏 谗媚 历精图治
解析:选A B项,漠—寞;C项,复—覆;D项,搏—博,历—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句是( )
A.如今是几百年难逢的太平盛世,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无所事事,那不要怨别人,只怪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用心,不够专一。
B.“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C.在天人的问题上,西方与东方迥乎不同。西方视大自然为敌人,要“征服自然”;东方则视大自然为亲属朋友,人要与自然“合”一。
D.广州恒大队以大比分击败大阪樱花队,赢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终于在今年的亚冠赛场上展示出了应有的冠军风范。
E.针对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军事设施的问题,王毅指出,中方在驻守的有关南沙岛礁上部署有限、必要的防卫设施,是行使自保权和自卫权,无可非议,与军事化无关。
解析:选CE A项,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都不干。此处应用“无所作为”或“一事无成”。B项,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这里应为“好高骛远”。C项,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使用正确。D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此处用错了对象。E项,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4.把下列句子补充到文段空缺处,使文段语意连贯、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用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对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________。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
……
课时跟踪检测(八)
(时间:40分钟 满分:52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负笈(jí) 纨绔(wán kù)
砧板(zhān) 不胫而走(jìng)
B.造诣(yì) 夯实(hāng)
不啻(chì) 拾(shè)级而上
C.着(zháo)重 吴大猷(yóu)
跻身(jī) 中规中矩(jǔ)
D.热忱(chén) 潜在(qián)
步骤(zhòu) 扺(dǐ)掌而谈
解析:选B A项,“砧”应读zhēn;C项,“着”应读zhuó;D项,“扺”应读zh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合璧 涵养 颁奖 名列前矛
B.烦琐 秘诀 闲暇 举一反三
C.麾下 辩论 栋粱 因材施教
D.窘相 安祥 贪婪 按部就班
解析:选B A项,矛—茅;C项,粱—梁;D项,祥—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作为一个曾经几乎一文不名的患者,她几乎碰到过一贫如洗的状况,但作为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她有着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
D.面对CBA霸主广东队,北京队历史上第一场总决赛就引人入胜。有了这场胜利打底,对于后面的比赛,北京队的将士们就更不用害怕了。
E.近来,二手房市场依然火热,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房东临时调价现象屡见不鲜。
解析:选CE A项,“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项,“闲言碎语”,指没有根据的话,也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此处属望文生义,可改为“只言片语”。C项,“无与伦比”,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用于此处合乎语境。D项,“引人入胜”, 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此处属望文生义,可改为“取得胜利”。E项,“屡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向宣称“民主、人权”的某些国家政府,却没有尽责地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因而容忍窃听丑闻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眼皮底下不断发生。
B.据用户手机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接近半数消费者选择在手机专业连锁店购买手机。另外,选择在综合卖场购买手机的消费者占31.8%
……
模块综合检测(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仪式的表演性,人们很容易把仪式当作戏剧,但仪式不是艺术,仪式与艺术本质的不同在于仪式的集体性情感与艺术的个体性情感,表达个体性情感是从仪式转变为艺术的根本因素。
学界认为,体育是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的游戏,不是艺术。实际上,体育与戏剧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都与仪式同源共生。古希腊戏剧节与运动会都和祭神仪式相关;中国古代屡屡诉诸文献记载的“迎神赛会”亦表明,“赛会”是为了“迎神”,“赛会”不仅有戏剧性的表演,亦有体育性的竞赛。人类学家哈里森认为,仪式体现的是死亡与再生之争,所有的仪式都暗含比赛的因素,比赛的实质是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当作为个体的人凸现,艺术就具有了从仪式中分离的条件。因此,体育也是艺术。
将体育与戏剧进行比较,即可看出体育作为艺术的特征。体育赛事与戏剧表演是如此相似:运动场就是剧场,运动员就是演员,运动场上的观众就是剧场上的观众。不仅如此,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和“演员”,能使观众从他(她)身上想到与他(她)竞争的其他运动员或演员,以及他(她)所属的团体、民族、国家。运动员和演员之所以都具有“明星”的特征,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体照亮了一个更为庞大的集体,这个集体甚至是全人类。当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和演员越来越显出“明星”的特征,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
体育与戏剧不仅在外在表现形式上相似,在内在精神上亦相通。古希腊悲剧通过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表达宣传社会伦理教化的目的,宋元戏剧则以英雄的冤屈表现善恶有报的民族国家伦理内涵。与担负着建立民主、和平社会秩序使命的戏剧相比,结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原则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难发现奥林匹克运动会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与强大。
体育艺术的兴盛是现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一方面,体育的快节奏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吻合;另一方面,体育的真实存在体验亦与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同步。与戏剧通过虚构与想象来表现真实性不同,体育的本质是:无须想象,这就是真实。此外,戏剧中的人物与情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程式性的,只要演员不变,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同一场戏大抵雷同。从这一意义上说,戏剧是不自由的,而体育是个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在这次赛事中夺冠的运动员,并不一定是下一赛事的冠军,体育总是制造未知的悬念,因而从不重复,历久弥新。
戏剧与体育赛事都具有表演性。体育的表演是以真实代替幻觉、真身代替偶像,因此,体育中的表演者——运动员被赋予了强烈的民族国家属性。在体育赛事中,集体观念高于一切,获奖运动员与国旗、国歌以及本国观众一起,将民族国家的观念发挥到极致。体育艺术不仅为运动员,也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真正开放的、没有边界的集体,这个集体可以放大到全人类、全世界,人们不再迷恋虚幻的神,而更钟情真实的神,这反映出人类新的历史文化观。
(选自汪晓云《体育也是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仪式不是艺术,仪式表达的是集体性情感,从仪式转变为艺术的根本因素是个体性情感的表达。
B.戏剧与体育都与仪式有着紧密的关系,表演性使得戏剧与仪式建立了联系,比赛的实质使体育与仪式保持着天然的联系。
C.当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作为个体的人凸现时,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
D.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使场上的观众想象到与他(她)竞争的其他运动员,以及他(她)所属的团体、民族和国家,这是运动员的“明星”特征。
解析:选C C项,“当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作为个体的人凸现时,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错误,原文是“当作为个体的人凸现,艺术就具有了从仪式中分离的条件”,即不是“完成”,而仅仅是“具有了……的条件”,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体育比赛同祭神仪式有关,人们想要通过竞赛表现死亡与再生的斗争过程。
B.体育与戏剧有着相通的精神特征,体育比赛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与强大,戏剧体现的是对民主、和平的社会秩序的向往。
C.戏剧通过虚构与想象来表现真实性,戏剧中的人物与情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程式性的,因而与体育相比,其体验的真实存在是打了折扣的。
D.与戏剧表演相比,体育赛事更能给观众带来自由的体验,因为运动员的“表演”总能制造未知的悬念,给观众带来历久弥新的感受。
解析:选A 由原文“人类学家哈里森认为,仪式体现的是死亡与再生之争”可知,选项中的“通过竞赛表现死亡与再生的斗争过程”只是人类学家哈里森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献记载的“迎神赛会”是以“赛会”形式“迎神”,由此可以推测,中国各地流传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正是“迎神赛会”的遗存。
B.体育艺术的兴盛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体育的快节奏和真实存在体验契合了现代社会的特征:快节奏和理性化。
C.运动员在体育表演中的真实性,使运动员被赋予民族国家属性,这将提供给观众真正开放的、没有边界的集体,并丰富着我们对集体观念的理解。
D.人们崇拜体育明星的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人类新的历史文化观:只愿意相信真实生活中的英雄,而不再相信虚幻想象中的英雄。
解析:选D D项,“只愿意相信……而不再相信……”错误,原文为“不再迷恋……而更钟情……”,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的悲哀的面孔
[德]海因里希•伯尔
我站在港口看海鸥时,我的悲哀的面孔引起在这个区巡逻的一名警察的注意。
我注视着鸥群,此刻,我最向往有一块面包,把它掰成碎块,来喂海鸥。可是,我同它们一样饥饿,一样疲乏。不过,我心中虽然悲楚,却仍感到快乐,因为站在那儿,放眼群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