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90字。
教案设计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四课时
课 题 苏武传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大纲要求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
2、注意传记作品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体味文章的风格与韵味。
知识与
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过程与
方法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重、难
点阐释 1、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法指导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质疑和探究法。
教具设计 教材、教参、多媒体
教学过程 问题引导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的人生。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 班彪(史学家,文学家)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注:班昭是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作品——史书:《汉书》 辞赋:《两都赋》 诗:《咏史诗》
注:《两都赋》: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分《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咏史诗》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2、简介《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汉书》与《史记》的对比【课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