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mp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菜畦(wā);秕谷(bǐ);盔甲(kuī)
B. 攒聚(cuán);倜傥(dǎng);宿儒(sù);罕至(hǎn)
C. 锡箔(bó);脑髓(suǐ);拗断(ào);竹筛(shāi)
D. 蝉蜕(tuì);啄食(zhuó);和蔼(ǎi);觅食(mì)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符合儿童心理,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使儿童倍感百草园新奇有趣。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了不满。21•世纪*教育网
C. 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完全相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等。
D.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鲁迅认为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对他很恭敬。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认识自然,并且能运用拟人等手法对所观察的事物作细致生动的描述,进而热爱生活,对周围事物充满爱心和兴趣。
3、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描写百草园自然风貌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2 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多么美好啊!那是令人怀念的、向往的。人一旦长大,就会去怀念那个曾经拥有的美好的童年。它总是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幻想,让我们沉醉于那个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将带领我们去体会作家笔下童年的不同情趣。
二、解题:
你从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1)按时间和空间顺序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文章分两个层次来写。
(3)作者由童年到学习时期的成长过程。
三、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导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理顺文章写作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导学重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导学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kuī( )甲 tì tǎng( ) 人声dǐng( )沸
jiàn( )赏 脑suǐ( ) yuān bó( )
确凿( ) 桑椹( ) 珊瑚( )
觅食( ) 宿儒( ) 人迹罕至( )
2.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正(行为、品行正直无邪) 宿儒(年老的,久经其事的)
B.消释(消融,溶化) 拗过去(转折,弯转)
C.敛在盒里(放) 识破机关(计谋、心计)
D.人迹罕至(稀少) 攒成小球(聚集)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 家、
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