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3060字。

  商丘市一高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理科语文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 法 自 然
  赵建永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 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道家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尊贵,在于它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庄子提出“太和万物”的观点,认为万物天然处于和谐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以天道来规范人道。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 ”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 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对于道家自然观的科学精神,在西方亦有不少知音。李约瑟对道家更为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观给予很高评价:“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剂学都起源于道家。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有着头等重要性,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以天人合一的“内在关系”立论,迥异于西方把人和自然视为对立的“外在关系”。面对当今世界普遍性的各种危机,我们不能不赞叹“道法自然”的智慧。这种观念在探求生存与 自由的同时,便以考虑到获取的前提,并把自然法则上升为人类的行为价值,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借鉴。
  (摘自《光明 日报》,有删改)
  1.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道家核心理念的“道法自然”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体现了道家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
  B.“道法自然”主张和谐,其内容包括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
  C.“道法自然”指出人应该效法“道”,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D.“道法自然”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特点,相对于人为而言,“自然”就是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道家的价值取向作对比论证,指出它们的异同。
  B.文章引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相关内容,主要是为了证明道家以“自然为宗”的观点。
  C.文章用陈寅恪的话论证了儒、道两家在人与物的和谐问题上的相同与差异。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道家的“道法自然”理念有别于西方的人与自然对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的价值取向是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妥善解决人的心灵需求问题,可见,道家关注的重点在于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荒   芜
  刘平
  儿子一家都进城了,就冬爷一个人守着老院子。儿子最早进城打工,五年前就去了。三年前,又把媳妇带去了,说打工比在家强。去年,干脆把孙子也带走了,在城里上学。“狗东西!都去当城里人了。”冬爷心里很不得劲儿。
  老院子有六间砖瓦房,空空荡荡的。冬爷喜欢儿子一家在家时的日子,一家子人在院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