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830字。
二○一七年春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 语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苙。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黄晕( ) 烘托( )
②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相处的日子久了,我发觉他的性格豁然开朗,语言幽默,说起话来使人忍俊不
禁,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B.明天是我们班语文老师的生日,我很想呼朋引伴与她分享生日蛋糕。
C.毛泽东年少时就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B.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C.有关部门对青少年近视眼越来越多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D.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2分)
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B.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
笑,它又在号叫……
C.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
D.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5.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是( )(2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
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
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6分)。
【片段一】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