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30字。
绝密★启用前
2018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专练卷(诗)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
评卷人 得分
一、诗歌鉴赏
1、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3、山村
戴复古①
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
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
万竹梢头云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
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1.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2.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
[宋]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③。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kuàng),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②丕构:大厦。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2.诗歌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结合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