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10字。

  基本信息
  课题 《春》
  作者及工作单位 江西省定南县第二中学 陈庆春
  教材分析
  1.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感悟能力。
  2.本节课主要任务是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仍有欠缺。
  2.学生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句。
  3.对一些词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2、欣赏、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3、体会文中写景的角度及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朗读、感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春天在哪里》,那么,你听了之后对春天有何感想呢?
  ——点2—3名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3、刚才几位同学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说得都非常得到位,春天有优美的景色,春天有优美的旋律,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古往今来,很多的文人墨客都把春天当作自己的描写对象,留下了很多赞美春天、歌颂春天的优美诗篇。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著名的作家朱自清先生的《春》,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板书课题、作者)
  1、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优美的文章我们一定要多读,才能品味出它的韵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圈画出你认为应该值得注意的、容易读错的字词,读完后我们来探讨。
  2、生读,教师巡视。
  3、点名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词、多音字,儿化音,师生共同纠正、评价。
  4、点两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师生评价,表扬及指出朗读中的不足的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