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530字。1-6题与http://www.ht88.com/downinfo/808388.html相同,后面试题不同。

  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
  2018.3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①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②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團广阔,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③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④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⑤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廷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⑥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中廷续更新。
  ⑦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与养育,在端午这个盛大的夏季节用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5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端午节历史久影响广,其节俗虽地区间各不相同,却是共性大于差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B.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的节俗。
  C.在今天,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D.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总体呈“总—分—总”“的结构,结尾段强调了盛大的端午节日中蕴含着生命观念和家国情怀。
  B.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且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C.文中以“非典”时期一首民谣的流传为例,论述了以消灾避疫为主题的端午节俗的现实意义。
  D.第⑤段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追悼屈原逐渐被纳人端午节俗的过程,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并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可使端午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延续更新。
  B.现在过端午节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温情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C.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人们在食粽与飞舟竞渡等端午节俗之外,又加人了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
  D.从避忌自然时气、崇敬历史先贤的端午节俗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个体生命和群体精神的保护养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仰望弯腰驼背的娘
  厉彦林
  ①时光穿梭流年飞逝,娘已经腰穹了背驼了。
  ②在儿时的记忆里,娘特别能干,无论干家务还是种庄稼、种菜,都是一把好手,那腰杆也是直直的,我在小伙伴面前很是骄傲自豪。
  ③爷爷奶奶去世早,当时我的叔和姑才十岁左右,是我娘既当嫂子又当娘,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