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7820字。

  武昌区七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胧     堵塞(sè)       皎(jiǎo)洁     苦涩
  B.战栗     罅(xià)隙      弥散(sàn)     嗥叫
  C.茸毛     窗棂(líng)     妩(fǔ)媚      辨驳
  D.穹庐     咀嚼(jué)      休憩(qì)      雾霭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沿一路柳丝轻拂的长堤,我们潇洒地逃出        的都市。
  ⑵蓝色灰色含着        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方一些。
  ⑶无论你是带着怎样的疲劳、怎样的烦恼,请来这海滩上吹一吹风、打一个滚吧,一下子就会        ,获得新的天真、新的勇气。
  A.喧闹    庄重    返老还童           B.喧嚣    庄重    返璞归真
  C.喧嚣    庄严    返老还童           D.喧闹    庄严    返璞归真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登月成功,让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美好想象都失去了光泽,让人们对月亮也失去了憧憬和想象。
  B.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化的自然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谏的性质。
  C.以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将全面转入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的新阶段。
  D.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勇气,寄情山水的超然与忘我,无不表达了古人对理想的坚守。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是不是觉得有点春天的慵倦了?那么让我们走吧,——看云去!
  B.看到蓝雀、红襟,只使我联忆到“山禽自换名。”
  C.太阳晒着将这一切蒸发、循环;台风鼓着,将他们翻腾、搅拌。
  D.“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凡事要认真分析,不要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二、(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贩卖知识,你够格吗?
  新春过后,微信付费阅读即将上线的消息给内容市场再添一把火,也掀起了内容付费的讨论。前段时间,豆瓣也推出了付费内容产品“豆瓣时间”,首期内容为诗人北岛和他的朋友们的诗歌课,形式为音频,收费为128元订阅102期内容。文化内容也趁早搭上内容付费的班车,有人说这是唯利是图的淘金者的一次蓄谋已久的计划,但我却认为,这似乎并不是个坏事情。一直以来,知识所处的地位都很尴尬,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盗版、抄袭等知识市场乱象更是数不胜数,让市场规律去规范它,莫不是一件好事。说白了这只是市场重新洗牌之后的一次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而稍有看头的是,这次,知识一改往日的羞赧占据了主导地位,被拿来用市场的砝码作为价值衡量,这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优质知识的呼吁。这不得不说是一次伟大的文化变革。
  付费的意义是什么?
  知识消费是价值更高的内容消费。付费,在帮助用户省时省力甄选优质知识的同时,更是对作者的鼓励和对价值的肯定,付费必然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创作,如此,良性生态循环。综合分析,人们付费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学习求知。(2)了解最新的新闻,掌握有用的资讯。(3)和作者观点碰撞共鸣。(4)领略作者人格魅力。(5)获得社交谈资。(6)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
  那么用户会买单吗?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所谓“内容付费”或者“知识付费”是一直存在的,而不是刚刚才出现的,人类交付内容和知识此前有很多产业,比如出版业、教育业,在这些领域为内容和知识付费,天经地义,所以用户其实一直都是愿意为“知识”付费的,只是需要有适应用户典型使用场景的对应“内容”和“知识”出现。
  其次,移动支付的普及,已经培养了用户为知识付费的习惯,用户对于“内容”和“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正在发生转变,用户信息获取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漫无目的地接受信息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选择行为更为成熟。而作为知识这一干货优质产品,必然是成熟用户的成熟选择。
  最后,新的消费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