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680字。
武汉市新洲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渍(zì) 自艾(yì)自怜 厄运 吹毛求疵
B.磕绊(pàn) 坦荡如砥(dǐ) 污蔑 旁逸斜出
C.沉湎(miǎn) 钟灵毓(yù)秀 荟萃 汗流浃背
D.黏(nián)膜 阿(ē)谀奉承 濡染 眼花缭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岭岭尽都 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 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 绿了江,还是江 绿了山……
A.浓浓淡淡 深深浅浅 浸 染 B.浓浓淡淡 深深浅浅 染 浸
C.深深浅浅 浓浓淡淡 染 浸 D.深深浅浅 浓浓淡淡 浸 染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B.几张小学家长微信群的截图快速占领了人们的朋友圈,让大家关注起一个神秘而高调的组织——家委会。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D.今年9月,这里的设计师带着自己的礼服作品,亮相纽约国际时装周。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武汉市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专项新政发布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C.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能制作出最炫酷的动画?前、昨两日,2017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动漫制作赛,在长江职业学院举行。
D.千年名楼黄鹤楼作为武汉的地标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历史上黄鹤楼曾屡建屡毁。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81年。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海绵城市,把雨水留住用好
①近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成我国大中成都市的痼疾。统计显示,过去3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但与此同时,全国有1100座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排水标准偏低和雨水利用系统的缺乏,让城市紧缺的资源成为了灾害发生的诱因。长期以来,城市对雨水追求“一排了之”,是造成城市逢雨必涝的最主要原因 。
②近日,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探索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促进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根治城市内涝顽疾。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③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不再“城中看海线”不仅仅是管道扩容这么简单。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因此,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必须调整,把雨水这个包袱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根据《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
④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道路透水铺装形成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减缓城市内涝的压力。
⑤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与此同时,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根据《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⑥那么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呢?专家认为,“算大账,构建海绵城市的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比喻成像海绵,遇到有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干旱缺水时能释放并利用,让水在城市中能“自然”的迁移活动。
B.除了河、湖、池塘等水系,绿地、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