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760字。
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光怪陆离 绮丽(qǐ) 恹恹欲睡(yān) 猝然倒地
B.高亢(kàng) 隔阂(hé) 眼花缭乱(liáo) 沉湎
C.粘膜(nián) 雾霭(ái ) 潜滋暗长(qián) 钟灵玉秀
D.膂力(lǚ) 葳蕤(ruí) 飞珠迸玉(bèng) 荟萃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 态度。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譬如说,在媒体的 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
A.怀疑 影响 落伍 B.疑惑 影响 落后
C.怀疑 指导 落伍 D.疑惑 指导 落后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担心难灭”,时隔千年,我们依然会被文天祥誓死报国、忠贞不渝的气节所震撼。
B.秋瑾,号鉴湖女侠,女中豪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激越慷慨,尽显巾帼英雄的形象。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D.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闺阁生活,婉约细腻;后期多悲叹故国、旧事,情调感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前期词作代表。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曹操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深刻地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B.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扎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歌》中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写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
C.“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新奇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抽刀断水”这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李白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与苦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句。《诗经》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会背诗算不算本事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很火。背诵竞技的形式,使得很多人说这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确实,我也曾受机械记忆教育的负面影响,因此理解他们的悲叹。但冷静地想想记忆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如上观点仍有可商榷之处。
我认为不能以“不就会背个诗吗,算什么本事”这样高冷的腔调去贬低选手的实力。且不说在数年如一日的积累过程中下了多少功夫,单是在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能腾出安静的心境去装纳诗词,能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到平仄韵脚中开辟出一隅静土,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能坐得住、静得下来,这些品质都是我们身上十分稀缺的。
当然,我不会全盘否定所有的反对者。因为的确很多人透过这档节目,在郑重地表达对“记忆学习”的忧虑。但是我们的忧虑很容易反弹到另一个极端。从前是鼓吹背诵、强调记忆,现在是贬低背诵、贬低记忆,好像那是抹杀想象力、创造力的万恶之源,一看到靠记忆取胜、考察记忆的竞技与测试,就觉得不科学、反人性,对记忆过度警惕、排斥。一些教英语的反对背单词,一些教中文的反对背诗句,这种行为很偏颇的。
可能你不愿承认,但很多时候,记忆是理解、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在记忆达不到一定量的条件下,奢谈创造是不靠谱的。在单词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法优美地遣词造句;在对古体诗掌握得不够熟稔的时候,没法泼墨创造。相比于“此节目宣扬死记硬背”,这种贬低记忆、跨越步骤、无视学习规律、片面迎合惰性痛快的“教育理念”,才是对青少年真正的误导。
“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背后,有两股根深蒂固的偏见。其一,将所有记忆等同于死记硬背。其实很多时候,如果真的静下心去捕捉到震撼心灵的美感,不必刻意去记也会过目不忘。一说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只能说明,持有此偏见者是个很不会学习的人。
5、下列不属于文中“会背诗的选手”的特点的一项是( )
A.在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的同时,能静心背诗 B.数年如一日的积累
C.年纪轻轻就能沉住气,静下心 D.能坐得住、静得下来
6、对“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说法,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下列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所有记忆都等同于死记硬背是不对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