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24套) 新人教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教案新人教版154.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11.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15.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大雁归来教案新人教版16.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教案新人教版18.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7.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教案新人教版118.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122.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125.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127.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教案新人教版131.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教案新人教版132.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新人教版136.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138.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教案新人教版140.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教案新人教版143.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教案新人教版145.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新人教版147.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登勃朗峰教案新人教版149.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新人教版151.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教案新人教版156.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教案新人教版158.doc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灯笼教案新人教版160.doc
1 社 戏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妥善安排详略的写法。
2.感知内容,感悟中心。
3.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情乃至全文中心的作用。
4.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学习作者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呵/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从我们今天要学的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可以看出来。(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六名学生,分层朗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教师提示学生积累词语。
四、引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全文,思考教师出示的引导题目,整体感知文意。
1.以看戏为中心,可将全文划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2.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情节,全文先后写了哪些具体情节?
随母亲归省平桥村——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夜航去看戏5 大自然的语言
【精彩开篇词】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都分别描写了小草。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小草中我们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的小草中我们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1.速读课文,筛选、概括、整理出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品味本文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文中生字词。
竺可桢(zhú zhēn) 载途(zài) 簌簌(sù)
销声匿迹(nì) 候鸟(hòu) 经度(jīng)
纬度(wěi) 草长莺飞(yīng) 草木荣枯(kū)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文中指生长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阿公阿婆,割麦割禾:这里是模拟布谷鸟的叫声,编出来的农谚。禾,这里指稻秧。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