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2030字。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9届2018年4月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寿红艳 杨雯 彭娜 成涌     审题人:赵中举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的生活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文化也随之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历史学家汤因比发现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刻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结构,进而引发了文化的剧烈变革。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断扩大市场的内在需求而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这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文化震荡,引发了普遍的文化危机,人们在新的世界格局下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成为普遍问题。
  文化认同危机冲击、瓦解了传统的文化自信,引发了人们对既有文化的反省性认识,在文化批判中形成了文化自信的发展机制。一方面,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弥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中,具有天然的传承性和保守性,由此也形成了走向僵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文化也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作为一种能动的因素,它通过新思想的引入而吹响变革的号角,从而成为克服僵化机制进而维系社会系统活力的积极力量。文化批判意味着以批判性的立场认识和对待自己,不是盲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在理性地反思与省察之上客观地予以认识和对待,它的对立面不是对象本身而是拒绝理性的思想方法,克服这种思想方法正是启蒙理性的要求。康德将启蒙理解为脱离人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所以批判精神乃是实现精神成长的真实表现。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这意味着文化的成熟,表现出该文化的理性自觉和现代意蕴。
  可见,人类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现代文化更是在现代性各种因素的驱动下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由此形成了文化自信生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尤其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因而也都面临寻求和构建文化自信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认识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克服人类文化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和僵化封闭的传统,在包容开放与自我批判中构建现代文化发展的创新机制,从而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摘编自魏波(《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决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这是人类文明兴衰的重要机制。
  B.得力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资产阶级凭借武力优势迫使世界接受了它的文明。
  C.资本主义扩大市场的内在需求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普遍的文化认同危机。
  D.文化自信的瓦解带来文化的自我批判,进而自我否定,最终因否定而获得新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发展机制为论题,认为文化自信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文化批判。
  B.文章结尾联系现实社会背景审视文化自信的实践意义,结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分别从生产方式和文化批判两方面立论。
  D.文章使用了引证法,多处援引相关领域的权威言论,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原因是现代文明的强势扩散。
  B.文化批判的对象与其说是文化自身,不如说是认识自身文化的理性思想方法。
  C.探讨文化自信问题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变迁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D.对既有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就能创造出新的文化,培育出文化自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的家园
  陆 梅
  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我耳旁回响着
  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
  红砖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
  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