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8050字。
新乡市2018年中招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中国的国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羁绊/滑稽 撤销/合辙押韵 拮据/据理力争
B.睥睨/庇护 繁衍/气息奄奄 涂抹/拐弯抹角
C.勾当/污垢 嘹亮/穷困潦倒 酬和/随声附和
D.告罄/芳馨 取缔/根深蒂固 咀嚼/味同嚼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2分)
A.脉膊 大拇指 严惩不怠 旁征博引
B.切磋 黄梁梦 通宵达旦 嘎然而止
C.安祥 摇控器 妇孺皆知 悬梁刺股
D.部署 百叶窗 以逸待劳 平心而论
3.古诗文默写(8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 ”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4)“日月”均是诗人喜爱的意象,诗人喜欢借“日月”抒怀。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 ”,借“朝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 , ”,借“明月”寄托世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4..名著阅读。(4分)(任选一题作答)
(1)《水浒》中的酒,飘香在江湖,融入了英雄们的血液里。从下面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与酒相关的一个故事名称,再简要介绍该故事的情节。
① 酒壮英雄胆 ② 酒误英雄事 ③ 酒伤英雄心
(2)反抗是经典名著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反抗的也许是强权,也许是命运。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情节,分析人物的反抗精神。
①孙悟空 ②鲁达 ③祥子
我选第 题中的 :(答题时请标明序号)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中学生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群体,繁忙的学业和升学的压力仿佛已经占据了他们所有的空间。 ① 。一是因为很现实的语文考试的需要。博览群书胜过漫游题海,书读得多了,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并将其转化为分数。 ② 。中学生的生活不应只有作业和考试,读书让你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三是为了成长的需要,让自己在身体发育的同时用阅读来滋养自己的心灵。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某校针对学生是否在课外经常阅读诗词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
选项 经常读 从没读 很少读 时不时抽空读
人数 21 28 52 49
百分比 13.58% 18.18% 33.76% 31.8%
材料二: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把学诗当成中国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因短小精悍、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征,成为中国蒙学的三大经典读物。《唐诗三百首》这样的诗歌精选,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经典的启蒙读本。
材料三:屈原、范仲淹、岳飞、陆游、文天祥、于谦、秋瑾、谭嗣同等古代先贤的诗词,显示出作者在家国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驱除鞑虏、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感情,激励着我们为中华们民族的复兴崛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四:学生不爱学古诗词,首先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且诗歌内容多是诗人根据自身的经历有感而发,学生年龄尚轻,人生阅历尚浅,所以难以理解诗歌内涵,看似诗中花草树木,实则都是诗人的情深一片,而学生不能领悟,也不能苛责学生领悟更深。再就是应试教育逼迫我们必须掌握各种相关知识,老师一着急就容易满堂灌,学生就更加反感。家长,社会等大环境也都忽视对学生的传统教育,所以促使学生更在乎背英语单词数学概念之类。
(1)观察材料一的图表,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学生阅读经典诗词的必要性。(4分)
(3)请结合材料四,为如何在校园推广经典诗词提两条建议。(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