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80字。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初探
碧湖中学 黄晓丽

内容提要: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学习活动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努力。我们要对七至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形式、目标有个清晰的认识,并据此确立评价的原则、内容、方式,思考在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加强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评价   本质定位  原则  内容  方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眼点主要在: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而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是书面测验,书面测验虽能测量认知领域的学习结果,但在技能、情意领域则有其先天局限。加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是十分个性化的,如要完成对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全面评价,单靠一种评价方法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教师必须开发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根据需要弹性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定位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这一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教育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组成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五大板块。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就体现在“综合”两个字上。与“综合”相对的是“单一”。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上仅局限于书本,空间上仅局限于课堂,把语文学习同生活、工作、学习的实际割裂开来,把语文学习同学生个体状况割裂开来,在知识系统化上狠下工夫,在一字一句、篇章结构、修辞逻辑等形式问题上狠下工夫,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情感体验和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这一交际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语文教与学中缺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视野狭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