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00字。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铺陈、虚拟,称谓转换的写法。
2、指导学生品味本文人格化腊梅所赋予的多重人格精神,理解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把握文章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咏叹腊梅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生存,展示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魅力。(重点)
2、把握虚拟式作文的写法。     (重点)
3、引导学生把握铺陈式叙写的方法及作用,同时理解文章中“你”字的称谓转换及作用。(难点)
4、引导学生围绕腊梅的人格化精神,查找相关资料,深化对腊梅形象及其所包含内蕴的认识。(难点)
【课前准备】
1、布置课前预习:收集有关“梅”的古诗文或名句,尽可能熟读成诵;体察诗人借咏梅流露的情感和寄寓的精神。
2、运用多媒体:借诗文、音像相融的艺术效果,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活学生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诵读、讨论:在诵读中感受文本语言内蕴的诗意美,铺陈的激情美,在讨论中探讨物象的寄兴美,手法的运用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上打出两句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请同学猜猜是描写什么物品的,同学们回答,是腊梅。为什么说是腊梅?同学们又指出:“因为诗句中出现暗香和疏影两词”。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吟梅诵梅,请你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梅的古诗文。(同学们各自回答一些咏梅的诗句)
    老师打出投影,介绍部分咏梅的名篇,(梅花  王安石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子  咏梅 )(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黃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引出课题:“霜禽欲下先偷眼”道出文人雅士对梅的钟爱,故有“一树梅前一放翁”的痴迷。雪洁冰清的梅花历来是文人歌咏的物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咏梅之作——《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二、梳理文章思路:
文章起笔于来自南方的朋友那钦羡的目光。从案头腊梅的形、色和味等几个方面,细细描摹,着力渲染腊梅带给小屋的春的气息。随即沿着朋友的笑谈,作者笔锋陡转,展开奔放的想象,顺着腊梅流动的清香,进入她丰富而高洁的内心世界。以饱含浓情的笔墨和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娓娓叙来,赞颂了腊梅的风骨和气节。
1)        (1—4)节:朋友喜欢腊梅,突发奇想,“我想做一株腊梅”。
2)        (5-14)节:“我”赞美腊梅,腊梅坚韧顽强,勇于牺牲,甘于寂寞,善于展现自己。
3)        (15)节:腊梅绽蕾吐芳。
朋友喜欢腊梅——“我”翻译“梅语”,赞美腊梅——腊梅绽蕾吐芳
(此部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这篇课文的分段我觉得还有几种,只要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