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第三轮20套冲刺基础知识提分训练含答案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0).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1).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2).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3).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4).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5).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6).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7).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8).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19).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2).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20).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3).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4).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5).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6).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7).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8).doc
基础小题提分练习(9).doc
基础知识小题提分练1
一、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黄宗载,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尝受馈遗,累迁司正。
永乐初,以荐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武陵多戎籍,民家虑与为婚姻,徭赋将累己,男女至年四十尚不婚。宗载以理谕之,皆解悟,一时婚者三百余家。邻邑效之,其俗遂变。征诣文渊阁修《永乐大典》。书成,受赐还任。董造海运巨舰数十艘,事办而民不扰。车驾北征,征兵湖广,使者贪暴失期。宗载坐不举劾,谪杨青驿驿夫。
寻起御史,出按交阯。时交阯新定,州县官多用两广、云南举人及岁贡生员之愿仕远方者,皆不善抚字。宗载因言:“有司率不称职。若俟九年黜陟,恐益废弛。请任二年以上者,巡按御史及两司核实举按以闻。”帝是之。及归,行李萧然,不携交阯一物。尚书黄福语人曰:“吾居此久,所接御史多矣,惟宗载知大体。”丁祖母忧,起复,改詹事府丞。
洪熙元年,擢行在吏部侍郎。少师蹇义领部事,宗载一辅以正。宣德元年,奉命清军浙江。三年,督采木湖湘。英宗初,以侍郎罗汝敬巡抚陕西,坐事戴罪办事。汝敬妄引诏书复职,而吏部不言,为御史所劾,宗载及尚书郭琎俱下狱。未几,得释,迁南京吏部尚书。居九年,乞休。章四上,乃许。九年七月,卒于家,年七十九。宗载持廉守正,不矫不随,学问文章俱负时望。公卿大夫齿德之盛,推宗载云。
(选自《明史•黄宗载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
B.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
C.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
D.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
解析:选B 解答断句题,要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持”是动词,而“官吏短长”是一个偏正短语,作“持”的宾语,所以“短长”后应停顿,排除A、C。“其罪”是“数”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选择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劾,官吏代表国家控告犯罪,负有纠举犯罪责任的官吏主动纠举犯罪,形成案件;也指列举罪状,加以弹劾。
B.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
……
基础知识小题提分练3
一、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己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B.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C.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D.后曰/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
解析:选B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句子,然后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如“夫妇相保易”与“君臣相保难”结构相同,故“易”和“难”后
……
基础知识小题提分练20
一、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乃迁右司郎中。文宗思之,复召侍书,迁谏议大夫。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帝谓之曰:“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彩,却授卿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尝入对,上谓曰:“近日外议如何?”公权对曰:“自郭旼授邠宁,物议颇有臧否。”帝曰:“旼,太皇太后之季父,在官无过,自金吾大将授邠宁小镇,何事议论耶?”公权曰:“以旼勋德,除镇攸宜。人情论议者,言旼进二女入宫,致此除拜,此信乎?”帝曰:“二女入宫参太后,非献也。”公权曰:“瓜李之嫌,何以户晓?”因引王珪谏太宗出庐江王妃故事,帝即令南内使张日华送二女还旼。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B.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C.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D.公绰在太原/致书于宰相李宗闵云/家弟苦心辞艺/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乞换一散秩/
解析:选C 首先,可根据画线部分的语境推断其大概意思,这里讲的是公绰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请求给柳公权调换官职。“宰相李宗闵”中间不应该断开,故可排除B项。再比较其他三个选项,区别在于“先朝以侍书见用颇偕工祝心实耻之”这一部分的断句方法不同。分析这一部分可以发现,“心实耻之”的主语应该是“公绰”,而不应该是“工祝”,由此可排除A、D两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大都有名有字,名是一出生就会起的,字是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释褐,旧制,新进士要在太学行释褐礼,即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后用来指初做官或进士及第授官。
C.中禁即禁中,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有时候也指皇帝,这里指宫廷中。
D.除,与“拜”相对,“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除”是除去官职的意思。
解析:选D “‘除’是除去官职的意思”错,“除”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