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打包10套)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二十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1.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八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2.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二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3.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九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4.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六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5.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七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6.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三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7.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四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8.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五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9.doc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保分练第二辑练十一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20180509210.doc
练(十一) 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
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选自《宋史•郝质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解析:选B 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根据句意,“为贼焚”做“虑”的宾语,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D。“千辞”结构完整,“亭焚,吾任其责”是“质曰”的内容,其中“质”做主语,“曰”为谓语,“质曰”不可断开,所以排除C,选择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夏,党项羌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为夏国,因为在中原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划,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即谥号。古时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中就提到,项伯和刘邦曾约为婚姻。
解析:选C “赞颂”一词表述片面,谥号有褒有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打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帐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侍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担任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解析:选C “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错,原文是“食不重肉”,意思是吃饭少吃肉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练(二十) 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
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及司马光子康诣阙,邢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休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竟往。康卒,子植幼。吕大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温既至官,则诲植曰:“温公之孙,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植闻之,力学不懈,卒有立。
绍圣初,章惇为相。惇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曰:“吾危子之行也。”伯温曰:“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惇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惇不悦,遂得监永兴军铸钱监。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惇犹在相位。伯温义不至京师,从外台辟环庆路帅幕,实避惇也。
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贯为宣抚使,士大夫争出其门,伯温闻其来,出他州避之。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
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选自《宋史•邵伯温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B.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C.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D.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解析:选D 从专有名词“诸贤”分析,其谓语是“南迁”,由此判定“迁”后面要停顿,排除A、C两项。从专有名词“伯温”分析,其谓语是“见”,宾语是“范祖禹”,后置的状语是“于咸平”,故“伯温”前和“平”后要停顿,排除B项。另外,也可以从结构对应的角度分析,“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结构相同,可以判断“平”和“昌”后要停顿,这也能排除B项,答案为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但不能用于女性。
C.诣阙:“阙”借指朝廷或京城,“诣阙”即奔赴朝廷或都城。
D.秩满:“秩”指官吏的职位或品级,“秩满”即官吏任期届满。
解析:选B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邵伯温勤学好友,受到良好教育。他既得到了父亲的教导,又结交了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等同辈友人,增长了见闻,熟悉了
……
练(十二) 24分的“文言文+古诗歌选择题”分分都要保
一、冲刺满分的文言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殿中侍御史吴芾荐为检法官,迁监察御史。孝宗初元,金主褒新立,求和,而中原旧人多求归,诏问何以处此,良翰言:“议和,复纳降,皆非是。必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海、泗①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与张浚议事乖牾。良翰劾之,上曰:“正志亦无罪。”良翰言:“陛下使浚守淮,则任浚为重,一郎官为轻,且正志居中,浚必为去就。”上悟,出正志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为御营使,总殿前军,良翰言:“存中久擅兵柄,太上皇罢就第,奈何复假使名?宜慎履霜之戒②。”疏三上,存中竟罢。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进给事中。改礼部侍郎,不拜。召为太子詹事,既见,上属以调护之责。一日,召对选德殿,出手书唐太宗与魏徵论仁德功利之说,俾极陈今日所未至者。良翰退,上疏。上为之嘉叹,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
(选自《宋史•陈良翰传》,有删改)
[注] ①唐、邓、海、泗:指当时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②履霜之戒:指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B.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C.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D.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解析:选A 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而议者争献防江策”中,“防江策”是“争献”的宾语,其间不能断开,排除C、D。“误矣”是一个判断句,是对前面所述内容的总结,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选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元,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之初,惯例要改元纪年,改元的第一年称元年,也称“初元”。
B.金,中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
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广义上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D.太上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和不在世父亲的头衔。
解析:选D 太上皇是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良翰德才兼备,精于吏治。他孝顺母亲,稳重端庄,做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他在吏治尚严的瑞安任知县时,用宽松的政令安抚百姓,成效显著。
B.陈良翰洞悉时局,富有见地。对如何处理金主求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